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林克報道
NBA的扣籃大賽已經有35年的歷史了,是真正籃筐上的藝術。不管是真正的“鐵桿”還是只看個熱鬧的球迷,這個活動每年都能吸引無數人的關注,人們都期待能夠在這個舞臺上看到一些新奇的動作和創意。但是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和發展,創造出人們見所未見的新動作,已經越來越難。
扣籃大賽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就曾陷入過這樣的困境中,所以每當有新奇的點子出現,大多數人還是會為之叫好。比如1997年扣籃大賽,邁克爾·芬利曾經嘗試先翻一個跟斗,然后再扣籃。雖然場面有些滑稽,但他的創意依舊得到了認可。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上世紀80年代的“土豆”韋伯,到新千年的文斯·卡特,再到上一個10年橫空出世的拉文和戈登,他們都曾在扣籃大賽的舞臺上,留下過讓人耳目一新的表演。下面,就一起來回顧一下那些曾給我們留下過美好記憶的創意扣籃——
斯伯特·韋伯,1986年
1986年的扣籃大賽上,身高1.70米的韋伯擊敗了2.03米的多米尼克·威爾金斯,成為了NBA歷史上身高最矮的扣籃大賽冠軍。在最終的決賽輪當中,韋伯做出了兩個50分的滿分扣籃動作。其中一個將球砸地彈起之后的反身背扣,尤為精彩。
文斯·卡特,2000年
在這次扣籃大賽開始之前,卡特告訴了5位評委之一的肯尼·史密斯,他為這次比賽準備了4個人們前所未見的扣籃動作。而除了胯下換手和轉身大風車之外,卡特的掛臂扣籃也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在這個扣籃中,卡特將自己的右前臂完全伸進了籃筐里,這也成為那屆扣籃大賽中的經典鏡頭之一。
巴朗·戴維斯,2001年
塞巴洛斯在1992年的扣籃大賽中,首次完成了蒙眼扣籃。而在2001年,戴維斯嘗試用他自己的方式重演這一經典動作。他不僅用發帶蒙住了自己的眼睛,還在空中做出了“風車”動作。戴維斯給自己的這個動作命名為“盲人的虛張聲勢”。從最后他的完成效果看,他的這個扣籃是一次名副其實的“虛張聲勢”。
安德烈·伊戈達拉,2006年
伊戈達拉請自己當時的隊友阿倫·艾弗森為自己傳球,球砸在籃板后彈出,而伊戈達拉則從籃板后方跑出來,在空中接到球之后,再用反手扣籃的方式將球扣進籃筐里。在第一次嘗試的時候,伊戈達拉幾乎頭撞到籃板,導致扣籃失敗。但第二次,他非常流暢地完成了扣籃,并留下了經典一幕。
內特·羅賓遜,2006年
如今這個時代,扣籃大賽的參賽者們都非常鐘愛從其他人的頭上飛越,而開創先河的人物,無疑就是2006年的內特·羅賓遜。在那之前,雖然也有球員嘗試過飛越他人,但大多數都是飛過坐著或者蹲著的人。而這一次,內特·羅賓遜讓身高1.70米的斯伯特·韋伯站在籃下,完成了新老兩代“矮個扣籃王”的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