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初期,高橋陽一的《足球小將》(隊長翼)漫畫橫空出世,溫暖了處于寒冬時期的日本足球。雖然無法始終沒能擺脫“大長腿”的夸張畫法,但毋庸置疑的是,這部漫畫帶給了日本乃至全世界青少年很多有關校園足球的啟蒙知識,以及對夢想的期盼。
很多人在談到日本足球和這部漫畫時,總喜歡說“三浦知良就是大空翼的原型“這句話。但其實,《足球小將》1980年問世時,三浦知良也還是個13歲的少年,甚至壓根兒還沒開始留學巴西,何來原型的概念呢?
那么到底誰才是大空翼、若林源三、日向小次郎等人的原型呢?
《足球小將》的故事是從主角大空翼的小學時代開啟。但其實,全日本小學足球錦標賽也才從1977年開始,而初中大賽是從1972年開始。可以說在1980年高橋陽一開始《足球小將》連載的時候,小學全國賽和初中全國賽其實根本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在這種情況下,歷史悠久的高中足球(當時已經進入高中全國大賽的第60個年頭),以及當時還是非職業的日本足球聯賽,成為了高橋陽一創作角色最主要的參考方向。
未來的一段時間,體壇加將對《足小》的人物進行剖析和比較,挖掘這些漫畫人物的原型到底是誰!
第一期:若林源三與天才門將
若林源三在《足球小將》漫畫的初期被設定為男二號,也是大空翼足球生涯中的第一個宿敵。無論是在漫畫、動畫還是游戲中,若林都被稱為天才門將和SGGK(Super Great Goalkeeper),而足球場的大禁區也被稱為若林禁區,號稱沒有人可以在禁區外將球打入若林把守的球門。當然隨著劇情的發展,中國球員肖俊光最終破除了他的神話(當然你可以說當時若林的手有傷,踢中國隊時只能握拳)。
其實這樣的設定也說明了一點,若林除了容易受傷只踢決賽這一點令人詬病之外,他就是漫畫中的第一門將。要在那個年代找這么一個近乎于開掛人物的原型,即便在世界足壇都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更別說上世紀70-80年代孱弱的日本足球以及他們的門將了。
日本國家隊歷史上的最佳門將,恐怕非川口能活莫屬。川口正是出自漫畫中南葛所在的靜岡縣豪門清水商,二年級時就已經作為隊長,創下在縣大會預選賽以及全國大賽8強戰前連續11戰不丟球的紀錄,三年級更是帶領球隊拿下全國冠軍。加入職業隊后,19歲的川口能活就成為J聯賽橫濱水手的正選門將,幫助球隊獲得冠軍,國家隊層面更是一連參加4屆世界杯,為日本參加了116場國際A級比賽,是歷史第三位(門將第一位)的存在。可以說從歷史地位上,只有他才配得上若林源三的原型。
但既然這是考古文,就不能開天眼。若林源三在漫畫中登場時間為1980年,而當時川口能活只有6歲,小學都還沒開始上,絕對不可能是高橋陽一筆下天才門將若林的原型。如果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找原型,恐怕只能是那個年代的日本高中足壇第一門將——松永成立。
松永成立在80年代中后期入選國家隊,是日本隊沖擊90年,94年兩屆世界杯的正選門將,卻經歷了著名的“多哈悲劇”。中國一些年長的球迷應該會對此人有些許的印象,因為他曾在與中國隊的比賽中踩踏過成耀東的頭部。
松永成立小學時期其實是棒球隊的成員,因為和教練發生了爭執,小學6年級才改踢足球。由于身高不俗,因此被安排為球隊的門將。高中時代,松永同樣也是就讀于《足球小將》漫畫設定的靜岡縣,只不過他當時就讀的是濱名高中。
不過在靜岡縣,松永的濱名高中一直被強大的清水東壓制。為了打倒過于強大的清水東,濱名高中的訓練非常艱苦,作為門將的松永經常練到手握不住鉛筆,晚上訓練到九十點回家,早上四五點又得啟程去學校。
3年級時,松永作為隊長帶領球隊殺入到全國大賽靜岡縣的決賽,可惜還是0比2輸給了清水東而無緣全國大賽。在這樣的情況下,松永的身心都到達了極限,對足球甚至產生排斥,一度根本不想走足球這條路。
但是,松永的表現卻得到了外界的一致肯定,尤其是他作為靜岡縣選拔隊的主力門將,為靜岡縣拿到了國民體育大會的足球金牌,從而聲名鵲起。
等到大學畢業后,松永還是接到了來自橫濱水手前身日產汽車的邀請,22歲入隊后立即成為球隊主力門將,為球隊帶來2年3冠的榮譽,并順利入選國家隊。
不過在1995年,松永失去了橫濱水手主力門將的位置,因為另一個少年天才加盟了——是的,他就是川口能活。川口不但接班松永成為橫濱水手的主力門將,更是在國家隊層面取而代之,開啟了他的一段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