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報道
由于東京奧運會宣布延期至2021年7月份舉辦,世界羽聯原計劃將于2021年全面推廣合成羽毛球的計劃也受到了影響,估計在東京奧運會舉辦之前,這項計劃都難以實施。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消息,馬來西亞羽總秘書吳志強就表示,羽聯應該至少要在東京奧運會之后再推廣合成羽毛球:“在奧運積分賽期間,不應有任何的改變,因此最好是在東京奧運后才改變。”
今年1月20日,世界羽聯宣布,已經同意在其下屬各級別國際賽事于2021年開始使用由合成羽毛制作的羽毛球,以提升羽毛球運動的可持續性。目前,羽毛球賽事中使用的羽毛球主要由天然鴨毛或鵝毛制成。
世界羽聯秘書長托馬斯·倫德表示,引入合成羽毛球對于羽毛球運動而言是積極的一步,有助于確保這項運動發展的可持續性,減少對天然羽毛球的依賴。
倫德表示,一些參與合成羽毛球測試的精英級別運動員的反饋是,他們能夠較快地適應合成羽毛球與傳統自然羽毛球之間的細微差別。
不過馬來西亞羽球名將李宗偉去年曾表示:“一些頂級球員測試過這種合成球,我就是其中之一。合成羽毛球穩定性不好,有時候像傳統的羽毛球,有時候不像,感覺不舒服。我認為它還不適合在國際大賽中采用。”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境內爆發的初期,全世界的羽毛球供應一度緊張,因為中國供應了全球近九成的羽毛球,而受到疫情影響,中國眾多工廠停工,導致了羽毛球大量缺貨。
合成羽毛球的確能夠極大地節約成本,未來的普及也很可是是大勢所趨。不過隨著奧運會確定延期至2021年7月,倘若依照原定計劃推廣合成羽毛球,對備戰東京奧運的羽毛球選手們來說,在距離奧運會開始半年不到的時間里被迫換球所帶來的動蕩,打擊幾乎與奧運會延期一樣大。
文/逾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