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韋人匕
回顧歷史長河,領略歲月風采。歷史上的今天,一起走進4月7日。
1975年4月7日
華盛頓子彈119比103擊敗新奧爾良爵士,韋斯·昂塞爾德摘下30個籃板,反超戴夫·考恩斯成為賽季籃板王。那個賽季,昂塞爾德場均能搶到14.8個籃板。
看到這份數據單,你一定以為昂塞爾德是一名藍領內線,但事實并非如此。就讀于塞尼卡高中期間,他兩度率領球隊奪得州冠軍。在路易斯維爾大學的最后一年,他又入選了全美第一陣容。這些成就都證明昂塞爾德絕不是一名功能型球員。
1968年,巴爾第摩子彈隊用榜眼簽選中昂塞爾德,他給球隊帶來的幫助也是立竿見影。那個賽季,子彈隊取得57勝25負的戰績,高居東部第一。
而昂塞爾德個人取得的成就更加輝煌。新秀賽季,他場均可以交出13.8分18.2籃板的成績單,不僅當選年度最佳新秀,同時還力壓威爾特·張伯倫,將常規賽MVP的獎杯攬入囊中。在他之前,也只有張伯倫曾同時獲得這兩項榮譽,而在昂塞爾德之后,至今沒有人實現過這項成就。
職業生涯第二年,昂塞爾德在保障籃板輸出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進攻能力。1969-70賽季,昂塞爾德場均貢獻16.2分16.7籃板,其中得分為職業生涯最高,籃板高居全聯盟第二,僅次于同屆選秀狀元埃爾文·海耶斯。
職業生涯前四年,昂塞爾德的場均籃板數一直排在聯盟第二,但直到1974-75賽季——進入聯盟的第七年——他才終于榮獲賽季籃板王的稱號。憑借在禁區的威力和不屈的精神,昂塞爾德也有了“碎骨機”的外號。
帶隊層面,昂塞爾德的能力和意志始終是子彈隊的圖騰標志。從1970到1979將近十年間,昂塞爾德率領子彈隊四次闖入總決賽,并于1978年奪得隊史唯一一座總冠軍獎杯,季后賽場均砍下9.4分12.0籃板的昂塞爾德當選總決賽MVP。
三年之后,昂塞爾德因傷病困擾選擇退役,就此結束13年的職業生涯,他將全部青春奉獻給了子彈隊。同時榮獲最佳新秀和常規賽MVP、總決賽MVP、籃板王、五屆全明星、籃球名人堂、NBA50大巨星——昂塞爾德的職業生涯足夠傳奇。
但別忘了,這位偉大的內線球員,官方身高只有6英尺7英寸(2米01),真實身高甚至不足6英尺6英寸(1米98)。有人說他是矮個中鋒的鼻祖,有人說他是藍領內線的極致,但昂塞爾德的特別之處,不僅在于他245磅(111公斤)的強悍身軀,更重要的是鋼鐵般鍛造的意志。
1991年4月7日
活塞108比88戰勝尼克斯,伊賽亞·托馬斯得到16分,職業生涯總得分突破15000分大關。
1995年4月7日
太陽127比險勝華盛頓子彈,丹尼·安吉命中三記三分,成為自戴爾·埃利斯和雷吉·米勒之后,歷史上第三位職業生涯命中1000記三分的球員。
1996年4月7日
這一天,夏洛特黃蜂的羅伯特·帕里什成為NBA一項歷史紀錄的領跑者。職業生涯出場數達到1561場的帕里什超過賈巴爾(1560場),成為NBA歷史出場王。此后,他又將這項紀錄提升至1611場比賽。
2000年4月7日
爵士105比85大勝太陽,卡爾·馬龍在比賽中搶下6個籃板,職業生涯總籃板數達到12547個,超越查爾斯·巴克利升至歷史第1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