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大滿貫單打4強決出后,說哪一場半決賽是“提前上演的決賽”,似乎都是對另一場半決賽的兩位球員略略有欠尊重。
不過,相比于本屆美網上半區布斯塔和茲維列夫的半決賽對陣,將下半區的蒂姆與梅德維德夫之戰說成是提前上演的決賽,不會太多人有疑義。畢竟,布斯塔和茲維列夫是大滿貫4強級別的球員,而且此前都各只進過一次;相比而言,蒂姆已經3次打入過大滿貫的決賽,而梅德維德夫則是美網賽的“衛冕亞軍”——更重要的是,這兩人原本就被很多人看作是能夠從下半區突圍并且在決賽中挑戰德約的人。
如今,德約以令人大感意外的方式告別美網,而在那之后,還留在紐約的每一位男單選手都面臨一個歷史性的機遇:不僅贏得大滿貫人生首冠,而且還可以在一路不必面對巨頭球星的情況下達成。
這也許就是為什么,從男單8強賽到半決賽,比賽質量為什么一直上不來。茲維列夫與丘里奇的比賽令人昏昏欲睡,沙波瓦洛夫面對布斯塔在關鍵時刻大失水準。而昨夜今晨的兩場下半區8強賽,也都是3比0直落,尤其是蒂姆3盤僅僅讓德米納爾得到了7局,顯得過于水波不興一馬平川。
輸球后的沙波瓦洛夫倒是給出了非常合理的解釋:“我比賽前就相當緊張,幾次打到關鍵分的時候就更緊張了。面對這種歷史機遇,我想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很緊張,接下來的比賽你們會看到很多球員都打得很緊。”
大滿貫較深輪次的比拼,除了實力對比之外,同樣要看經驗值。正如在29歲的布斯塔面前,21歲的沙波瓦洛夫還是嫩了一點,他在賽后對于對手關鍵時刻叫傷停治療腰部表示驚詫:“他在那之后健步如飛,我當時感到非常震驚。”布斯塔的做法在規則允許范圍之內,沒啥好說的,但相信沙波通過這場比賽又漲了幾個點的經驗值,有利于他的成長。
再比如,蒂姆除了在6比1、6比2和3比1領先時被頑強的澳洲新版野兔死咬,一度只差兩分就丟了第3盤之外,其余時間牢牢掌控著局面。除了兩人在能力和經驗上的差別之外,身體同樣是要素,德米納爾賽后承認:“我們之間差了六七歲,他的身體已經完全成熟了,而我也要努力訓練提升這個方面。”的確,在蒂姆的重球面前,德米納爾的飛毛腿再快,被連續重擊之下也總有搭檔不住的時候。
同樣是三盤直落,梅德維德夫7比6、6比3和7比6擊敗盧布列夫就要激烈得多,經驗成為梅德維德夫的制勝法寶,他拿下兩個關鍵的搶七,并且在賽后表示:“對手其實打得非常好,但關鍵時候的一兩分歸屬,就決定了一兩盤的走向。”
必須承認,和上半區的半決賽相比,下半區的這場半決賽更令人期待。盡管蒂姆在交手戰績上2勝1負領先,但兩人的最近一次交手,卻是梅德維德夫在去年羅杰斯杯大師賽輕松勝出。蒂姆夸獎半決賽對手:“從他能夠連續4個、5個甚至6個小時保持穩定高水準輸出的意義來說,他真的已非常接近三巨頭。”
兩場半決賽,你更看好誰?不妨說出你心目中的預期決賽對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