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羅珂
球飛在空中,人跳到空中,這就是籃球,一項在空中決勝負的運動。跳投、挑籃、扣籃、空中接力,都是留在球迷心中最美妙的畫面。凱爾特人全明星前鋒塔圖姆,在東部決賽第一場,本來是想給球迷獻上這樣的精彩表演,但卻被熱火全明星中鋒阿德巴約打碎了如意算盤。
籃球這項運動,球員飛在空中是一種美,將球員從空中打回地面也是一種美。尤其到了季后賽,到了季后賽的關鍵時刻,這種殘酷美更讓人印象深刻。
封蓋塔圖姆,阿德巴約造經典
將時間撥回到2020年東部決賽第一場,距離第四節結束還有10秒鐘,凱爾特人落后熱火2分。塔圖姆利用隊友的掩護,一個大幅度變向,甩開了換防自己的吉米·巴特勒,全速大步向籃筐沖去。來到罰球線附近,塔圖姆收球,邁步,騰空而起,右手抓球高高舉起,用盡全身力氣向籃筐砸去——看起來,這可能是塔圖姆職業生涯最高光的時刻,他即將上演職業生涯最美妙的一記扣籃。但半秒鐘后,塔圖姆重重摔在地上,仿佛在碰碰車樂園被他人撞得七葷八素的孩子。
籃球并沒有如塔圖姆所愿進入籃筐,他也未能幫助凱爾特人追平比分。阿德巴約的蓋帽,讓塔圖姆勢在必進的扣籃落了空。從各個角度看,這都是個完美無瑕的蓋帽,塔圖姆完全沒有留力,阿德巴約則是在身體其他部位沒有和對方接觸的情況下,完全用一只手擋住了這記扣籃,讓對手最后扳平比分的希望破滅。
“這是個足以載入史冊的蓋帽。”剛剛當選賽季最佳新秀的灰熊后衛莫蘭特發推特贊嘆道。見多識廣的湖人名宿“魔術師”約翰遜更是說:“阿德巴約蓋掉塔圖姆的扣籃,是我有史以來見過的季后賽最出色防守表演。”
必須要多贊美阿德巴約幾句:這次封蓋并不僅僅展現了他超凡的身體素質和預判能力。當看到塔圖姆突破外線防守后,阿德巴約立刻做出決定,放掉自己對位盯防的斯馬特,全力阻擊塔圖姆。如果塔圖姆選擇突破分球,斯馬特很可能得到一個無人防守的出手機會;如果沒能蓋掉塔圖姆的扣籃,還有可能讓對方打三分。但阿德巴約相信自己的判斷,當時還在籃筐另一邊的他,必須冒這個風險才可能蓋掉塔圖姆——結果證明了,一切盡在阿德巴約掌握。
1903年,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能擊落飛機的制導型地對空導彈,直到半個世紀之后才發明出來,這可比將鋼鐵怪物送上天難度大得多。籃球場上,蓋帽就是擊落投籃的導彈,決定比賽勝負的蓋帽,比致勝投籃要珍貴得多。據數據統計從1996年到現在,季后賽的比賽終場前10秒之內(第四節或加時賽),反超比分的進球有106個;但同樣的環境條件下,破壞本有可以反超比分投籃的蓋帽只有34個——平均一年還不到兩個。
將球投進籃筐,NBA球員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達到目的;但蓋帽只有一種方法:將手放在球和籃筐之間,改變球運行的軌跡。而影響到了比賽結果的蓋帽,絕對是集敏捷性、運動能力、判斷力和勇氣與一體。防守者要提前判斷出,進攻者要什么時候出手,用怎樣的方式出手,自己蓋帽需要冒多大風險;還要在蓋帽時控制住身體,盡量只讓自己的手和球發生接觸。
所以,阿德巴約這次破壞塔圖姆暴力扣籃的蓋帽,被譽為“NBA季后賽歷史最偉大蓋帽之一”當之無愧——殺人還要誅心,著實太殘暴了。
偉大蓋帽,詹姆斯并非最強
當然很多NBA球迷會說,2016年總決賽第七場,勒布朗從遠端跑到本方籃筐下,蓋掉伊戈達拉勢在必進的上籃,才是季后賽歷史最偉大蓋帽。畢竟這記蓋帽包含了太多內容:NBA現役最偉大的球員,面對常規賽創造73勝紀錄的衛冕冠軍勇士,從1比3落后到4比3的驚天逆轉,贏得騎士隊史第一座總冠軍,促成勇士招募杜蘭特組建海嘯兄弟組合……另外,這記蓋帽也將勒布朗的身體素質和閱讀比賽能力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全速跑了大半個球場,穿過對手和隊友的人流,判斷伊戈達拉會在上籃前做個假動作,再奮力跳到最高,在球碰到籃板前將球硬生生按了下來。
但請注意,勒布朗這記蓋帽發生時,距離比賽結束還有一分多鐘,它是比賽的轉折點不假,但并不算是決勝點——歐文那記毫不講理的三分球才是決勝點。
另一個給NBA球迷留下印象深刻的季后賽蓋帽,出現在2004年東部決賽步行者對活塞第二場。終場前22秒步行者搶斷成功后發起反擊,雷吉·米勒勢在必進的上籃本可以將比分扳平,但在球即將碰到籃板的瞬間,被從左后方撲過來的普林斯一掌扇飛!普林斯全力沖刺如餓虎撲食的場景讓人難忘,但這也“得益”于老將米勒的上籃太過求穩而速度不夠。
更致命的蓋帽,出現在2017年西部半決賽第五場。當時已經39歲,一年后就退役的阿根廷妖刀吉諾比利,在天王山之戰最后一秒,從背后蓋掉了對手的三分投籃,幫助馬刺110比107驚險獲勝拿到賽點。從身體素質角度看,這個蓋帽并沒有太值得稱道的地方,但從技術角度分析,它實在很美好:面對現役球員里最優秀的得分手之一,原本已經失去最佳防守位置的吉諾比利,硬是巧妙地將球從對方手中蓋了下來。這是徹徹底底的技術性擊倒,是對“藝高人膽大”這句話的完美詮釋。
和吉諾比利這個蓋帽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1993年總決賽第六場最后時刻,公牛前鋒霍勒斯·格蘭特對凱文·約翰遜的蓋帽。約翰遜此前借助隊友掩護擺脫了喬丹,又變向過掉換防的格蘭特,但格蘭特判定在比賽時間所剩無幾的情況下,約翰遜不會傳球,也不會繼續突破到籃下,而是選擇跑投出手;于是他后退兩步,再奮力向后跳,伸出右臂從背后扇飛了約翰遜的投籃。從觀賞性看,格蘭特的蓋帽遠不及勒布朗的蓋帽,但其意義有過之而無不及:公牛1分優勢贏下第六場,4比2擊敗太陽衛冕成功,并達成三連冠偉業。
今年流行關鍵蓋帽,量少質高
從數據上看,今年季后賽的蓋帽并不多:除了早早被淘汰的步行者中鋒特納(4場16個蓋帽,場均4個)和開拓者中鋒懷特塞德(5場10個蓋帽,場均2個),再沒有球員場均蓋帽數在1.5個以上。而上賽季季后賽,戈貝爾、恩比德、杰拉米·格蘭特和字母哥場均蓋帽數都在2個以上。但是,極具觀賞性的蓋帽可不少。
西部半決賽快艇對掘金第三場,快艇113比107險勝,大比分2比1領先。比賽還剩不到2分鐘時 ,掘金后衛穆雷高高躍起單手灌籃,快艇前鋒萊昂納德在起跳高度不及對手的不利情況下,居然靠右手中指完成了“一指禪蓋帽”。“他的中指真長啊,應該一直在長吧。”萊昂納德的隊友喬治賽后開玩笑道。如果不是快艇從3比1到3比4被對手上演大逆轉,萊昂納德這個蓋帽應該會被人津津樂道許久。如今掘金球迷更愿意提及的是對快艇第五場,新秀波特在終場前36秒蓋掉了快艇高中鋒祖巴茨的扣籃,阻止對手將分差拉近到3分。
東部半決賽凱爾特人對猛龍第七場,終場前58秒,斯馬特飛身從后方蓋掉了鮑威爾的快攻上籃,幫助本隊保住了兩分領先優勢,并最終贏得搶七生死戰晉級東部決賽。“這個晚上,斯馬特展示出了超級巨星的實力,還有人會懷疑嗎?他就是超級巨星。那個蓋帽太重要了,看上去簡直有些不真實。”隊友沃克感慨道。
至于擁有戴維斯、勒布朗、麥基、霍華德一干蓋帽高手,甚至丹尼·格林、卡魯索兩個后衛也精于此道(今年季后賽場均都是0.7個蓋帽)的湖人,由于迄今沒有一場比賽打到最后一分鐘才分勝負,自然 也談不到決勝蓋帽了——西部決賽首戰5人送出6個蓋帽,讓NBA當今第一中鋒約基奇也哀嘆“他們真的太擅長蓋帽”的紫金軍團,會在未來的某場比賽展現“殘酷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