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德昕
手感迷失是所有打籃球的人都有過的經歷,即便是頂級的NBA射手也會遭遇類似的情況。甚至我們見過像克雷·湯普森這樣的神射手也曾在較長一段時間里持續手感低迷,找不到準星。
那么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走出低谷?曾擔任過NCAA D1球隊球員發展教練的杰克·拉克巴克給出了專業建議,他指出了球員為了擺脫手感低迷而常常走入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改變投籃姿勢
投不進球之后,球員的第一反應往往都是“我的姿勢是不是出了問題”?但通過調整姿勢來解決手感低迷是不可取的,因為這種低迷往往不是由于物理原因造成的。
當一名球員突然陷入投不進球的怪圈時,問題不在于他的手肘是不是應該再抬高一點,也不在于是不是撥球的手指不夠穩定,重點是更深層次的心態和意識問題。
物理姿勢確實會影響投籃的準確性,但如果你還沒有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就開始調整姿勢,結果可能是會陷入更大的麻煩。愛因斯坦曾說過,在產生問題本身的層次上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換言之,要想解決手感迷失問題,你必須先跳出這個層次,避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抓住問題的本質。
誤區二:觀看錄像
和上一點密不可分,一名球員找不到手感后往往會仔細、反復地觀看錄像,看自己的姿勢和選擇是不是出了問題。
你什么時候見到過一位出色的射手連續命中投籃時會認認真真研究自己的投籃姿勢?投籃更多的是依靠感覺,而不是思考。我們會詢問一名球員,“你感覺自己的投籃怎么樣”,而不是“你想想自己的投籃怎么樣”。從這個角度來看,投籃更像是一門藝術,而非科學。
觀看錄像可能會讓一名球員有意地改變自己的姿勢或者出手選擇,這同樣可能適得其反,造成他在投籃感覺上越來越糟,陷入混亂。
誤區三:重復練習
人們總說精準的投籃源自于大量的訓練,但只期待靠重復投籃來找回手感是不現實的。
只有當你的大腦和身體處在同一頻道上時,反復的練習才是有效的。但當你陷入投籃低迷期時,你的大腦和身體不夠協調,這時候練習只能是原地踏步。
我們看到過很多球員花費了大量時間在球館里練習投籃,但是卻不見成效。在低迷期,更有效的方式或許是去看一場電影,換換心情,讓自己從焦慮和煩惱中解放出來。如果盲目地重復訓練,反而會打擊你的信心。
誤區四:思考和分析
就像上面提到的,手感低迷不是通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如果那樣做有效的話,球員們都可以通過思考自己走出低迷了。
在迷失手感的階段,球員很容易絞盡腦汁去分析自己的投籃選擇。這可能會讓他未來的投籃成功率大打折扣。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球員往往會產生一種負面的心理循環效應,這會令他進一步延續低迷的狀態。
試想一下,那些嚴重崴腳的情況是說“不想”就能不想的嗎?你的身體會在潛意識里抵抗同樣的場景,手感迷失問題也類似。究其核心,投籃低迷是一種心態上的問題,是由心理混亂造成的。要想消除低迷,就必須清除雜念。所以此時的思考、分析、重復訓練可能是在幫倒忙。
誤區五:四處“求醫”
尋求他人建議是球員陷入手感低迷時經常采取的措施,如果該球員本身意識到了低迷不僅僅是物理方面的原因,那么他就可以去詢問如何排除雜念,這是有利的。但如果球員沒意識到這些,恰好又趕上了一個沒有經驗的訓練師或好友,那他的狀況可能會惡化。
一旦“求醫”對象給出的建議無效,球員就會陷入沮喪,并展現出對周圍人的不信任,這或許是最壞的情況了。他不僅無法走出手感低迷,還會變得焦慮和急躁,進而跌入深淵。
結語
關于手感迷失問題,NBA的專家、訓練師們也在不斷研究和摸索,他們仍未得到最理想的解決辦法。但根據以往的經驗,擺脫手感低迷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拋開投籃問題,關注球員的情緒和精神出現了什么異樣,從內部著手,這是破除魔咒最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