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蘇州報道
裁判!又是裁判!又是VAR!今天(22日)晚上在蘇州賽區結束的今年中超聯賽第二階段爭冠組首輪第二回合一場焦點之戰中,裁判在下半時將魯能攻入的一粒好球判為犯規在先,隨后張玉寧反過來為國安隊攻入一球,最終憑借著這個進球,國安隊以2比1、總比分4比3擊敗了山東魯能隊,從而進入四強。“太難了!太難了!!太難了!!!”這是魯能隊主帥郝偉賽后新聞發布會上自覺不自覺流露出的某種情感,但更多地,恐怕還是一種無奈。
在沒有那個進球無效前,應該說,本場比賽是相當有質量的,而且,不管是魯能還是國安,都做了精心的準備,特別是在賽前的排兵布陣方面。譬如,國安恐怕賽前就沒想到莫伊塞斯和格德斯打雙前鋒!在佩萊沒有出場的情況下,或許會認為費萊尼會前移打到中鋒的位置上,但魯能隊偏偏就是把莫伊塞斯安排到了鋒線。而且也就是莫伊塞斯與格德斯的配合,打破了場上的僵局,幫助魯能隊取得領先。但是,國安隊在丟球之后,很快就由張玉寧將比分追平,前后也就不到3分鐘的時候。再譬如,魯能隊的后防球員與上一回合完全一樣,但是,把卡達爾拉到左后衛位置上,顯然是針對國安隊的王剛后插上助攻。這恐怕也是讓國安完全沒有想到,而且,國安隊在本場比賽中也確實沒有從右路傳出一次有威脅的球。下半時開始之后,魯能隊適當回收,堅決打反擊,而國安隊則在依然展開攻勢、希望能夠改寫比分。
如果這場比賽一直這么延續下去,即便是戰平、進入加時賽,甚至最終互射點球,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比賽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然而,段劉愚的進球被吹,則完全改變了這場比賽的走勢,再拘泥于技戰術問題恐怕也就毫無意義了。
首先,就整個進球的過程來說,當格德斯從邊路突破時,按照本場比賽的執法尺度,與李可的身體接觸不被主裁判認為是犯規,屬于再正常不過的。而且,當時助理裁判就站在身邊,也不認為是犯規,格德斯隨后完成突破、倒三角傳球,段劉愚完成射門。這個進球應該說是無論過程還是最后一射,完成得相當漂亮。
但是,VAR此時的介入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因為VAR的功能首先僅僅只是“輔助”而不是“主導”,在四種情況中,第一種是確認進球是否有效,從進攻起始點開始,譬如是否存在犯規、是否越位、運行過程中是否出底線等。而對于是否犯規的問題,則完全由主裁判進行界定與裁決。但遺憾的是,不管是主裁判還是助理裁判,都不認為存在犯規行為,VAR裁判卻提醒主裁判存在犯規嫌疑,這就是最大問題,也可以說是引發爭議的焦點。
其次,認定格德斯“犯規”,理由顯得牽強的原因在于:當時球在格德斯的控制范圍之內,而且是先出一腳、將球挑過國安球員,然后從兩名國安球員的包夾之中穿過、開始追球。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現身體接觸是很正常的,而且,格德斯此時的注意力是在追球上,而不是想著去犯規、侵犯國安球員。如果選擇不同的視頻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格德斯在碰球之時,與國安球員身體并沒有接觸。VAR通過反復觀看回放,以此提醒主裁判存在著犯規嫌疑,這就完全背離了國際足聯引進VAR的本意。
此時,主裁判原本不認為犯規,但VAR認定是犯規、并經過提醒認為是犯規舉動,然后選判進球無效。這就是爭議的開始。最為根本的是,裁判認定的這次“身體接觸”【嚴格說來是“空氣接觸”】屬于犯規,與本場比賽中其他身體接觸時不吹犯規,就明顯存在著“尺度不一”的問題。于是,魯能方面對此提出異議,恐怕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不要說吹掉一個進球沒有關系,后面還有時間,依然可以爭取再進一個球。因為在當時的那種情景之下,任何一名魯能球員,都會聯想到之前第一回合比賽中的情形,會自覺不自覺地認為:“這明擺著就是不希望也不想讓我們魯能贏球!”于是,情緒變得激動起來、甚至是失控狀態,這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恰恰是因為這種失控,因而轉眼間就被國安隊攻入了一球,以1比2落后。可是,隨著比賽的恢復繼續進行,魯能球員就已經不再相信依然還有機會可以贏下比賽。而最終,國安隊也就以2比1拿下了這場比賽。
所以,在賽后新聞發布會上,魯能主帥郝偉表示:“我們兩場比賽都沒有輸!”這不是“氣話”、“瘋話”,而是實話,因為在當時的處境下,當那個進球被吹出來后,這比賽也就已經失去了競技了味道。
其實,更多的時候,公道自在人心!當初,國安隊曾表示,“絕不容忍黑暗的存在!”“黑暗不會永遠籠罩大地!”但如今,這句話似乎放在魯能身上更為貼切,因為連續兩場比賽中,魯能隊就折在爭議判罰之中,相信魯能球迷會欲哭無淚:“黑暗為什么總是籠罩在我們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