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11月6日下午,中超5-6名排名賽,山東魯能在3比0領先的情況下重慶當代完成4比3逆轉,終止面對重慶當代4場不敗紀錄(3勝1平)。這樣的一個局面讓廣大球迷直呼“精彩”,而魯能球迷的心里可謂五味雜陳。
重拾激情的魯能卻丟了家底
小組賽跟附加賽,因為主帥的更換魯能呈現出的是兩種風格。李霄鵬執教時球隊雖然進攻一般,但防守很強,郝偉的球隊進攻強,防守一般。誰都知道,在兩回合淘汰賽里,防守更強的球隊,往往能笑到最后。
從上一場比賽6比3大勝之后,本場比賽魯能火力全開。莫伊塞斯、格德斯、郭田雨都收獲進球,多點開花讓球迷喜聞樂見。除了進球,魯能進攻方式也出現改變。相比以前的高舉高打,如今的魯能進攻方式更加多樣化。
這都得益于郝偉帶來的改變。這幾場比賽,郝偉直接棄用了35歲的大將外援佩萊來積極求變。少了佩萊,魯能得到的好處更多,例如進攻點更多,尤其是徹底釋放了格德斯;同時莫伊塞斯頂前威脅也變得更大。
盡管首發的郭田雨的能力還不足以和佩萊相比,但是他已經表現出巨大的潛力,替代年老的佩萊指日可待。郭田雨在場上并沒有那么多的射門任務,而進攻更多的是交給格德斯。格德斯連場進球說明他在這個體系下踢得很舒服。
最大的改變是莫伊塞斯,以前基本是主要在后腰位置上負責防守,偶爾插上進攻來幾腳遠射。在郝偉的帶領下,莫伊塞斯很多時候像前鋒一樣出現在對方禁區內。而莫伊塞斯也連場進球,說明他的進攻屬性被大大釋放出來,像是被防守耽誤的天才攻擊手。
如今的魯能問題是什么?那就是攻強守弱。球隊在附加賽里,5場比賽打進了14球(有一場加時賽),防守端直接丟13球,這樣的兩個數據也體現出這支球隊目前的最大問題所在,進攻十分犀利,防守十分糟糕。
在小組賽里,魯能完全不是這樣的表現,他們防守很好,進攻雖然一般。小組賽里14場比賽打進了19個進球,場均1.35個,丟球才11個,防守最好的球隊之一。而在附加賽里,場均進球2.8個,火力是小組賽的2倍了,但防守端5場比賽丟了13球了,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卡達爾是被逆轉慘劇背鍋者
賽后,部分媒體認為30歲外援中衛卡達爾是被逆轉慘劇的直接責任人,球隊應該狠心棄用卡達爾。
在卡達爾暴露在敵人面前,其實我們更應注意到當莫伊塞斯位置前移,蒿俊閔前插更頻繁,經常負責拖后保護的費萊尼也可以頻頻插入對方禁區,既增加了進攻端的人手和威脅性;但是當魯能整體前壓后,他們的后場空當越來越大,也在無形中把卡達爾單防能力不足、靈活性差、轉身回追偏慢的弱點完全展現出來了。
除了卡達爾,郝偉在這場被逆轉輸球的比賽中,臨戰指揮也存在商榷之處。
魯能首發陣容比對手強大,如果保持場上狀態比賽已經拿下。但偏偏這個時候,郝偉首先換下表現不錯的王彤,之后球隊馬上丟掉一球,緊接著郝偉又換下速度型選手劉彬彬,換上了吳興涵和段劉愚,正是這兩個換人讓球隊徹底崩盤,重慶當代像是發了瘋一樣拼命的沖擊山東魯能的防線,連進三球。最后郝偉將換上場的張弛換下,徹底否定了自己。
除此以外,爭冠組比賽山東魯能在兩球領先的前提下卻被國安扳平比分,這也再次說明郝偉臨場指揮能力不足,只不過當時比賽的風頭被主裁判搶了。反觀李霄鵬執教山東魯能期間總體而言表現不錯,基本上沒有大的指揮失誤,李霄鵬可以獲得一個較高的分數。
以魯能目前的防線應戰足協杯,很可能在決賽前就被對手再釀慘案。進入第二階段后,魯能的后防已經成了“人人可破”的軟肋,在對陣國安、華夏的四場系列賽中,山東魯能共丟掉9球;而此番面對重慶,魯能單場失球數竟然達到了4個!創了本賽季橙衣軍團單場丟球的紀錄。網友不禁感慨:難道在郝偉的帶領下魯能真的回到了庫卡時代?正如球迷那句“進攻美如畫后防豆腐渣”的評價,的確并不怎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