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拳怕少壯——ATP倫敦總決賽昨夜今晨兩場半決賽,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27歲的蒂姆擊敗了33歲的德約,24歲的梅德維德夫戰勝了年長他10歲的納達爾。兩場比賽,都打滿了3盤。
可是掀翻巨頭,并不是年輕就可以,也并不是有技術有能力有身體就可以,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有膽色。梅德維德夫打破了納達爾在第二盤的發球勝賽局,拖入搶7后拿下并順勢贏得決勝盤;而第二盤錯過4個賽點的蒂姆,決勝盤搶七更是一度小分以0比4遙遙落后,但最終小分7比5鎖定搶7局鎖定最終勝利也連續第二年鎖定總決賽的決賽席位。
不少球迷都期待,這個不同尋常的2020賽季,能夠以一場德納決來作為終結。但最終,北京時間明天凌晨的決賽舞臺上,沒有納達爾,也沒有德約。
缺乏ATP總決賽桂冠,繼續成為納達爾職業履歷上唯一的缺憾。而德約沖擊ATP總決賽6冠不成,他2012到2015在倫敦達成的4連冠固然是獨一份的成就,但也已有5年未能在這項賽事捧杯。
德約的2020賽季,在澳網后花園又拿了一個;溫網沒辦成,沖冠機會白白少了一個;美網被自己浪掉一個——是的,德約在2020成就了很多,但你總會覺得,以他的實力,或許他本可以成就更多。
竟然有疫情和美網誤擊司線這種事情打亂了他的統治節奏,真讓人不得不嘆:莫非天意?可是,說到天意,想到德約,會讓人想到另一個詞——逆天改命。能夠在費納夾縫中崛起,取得這樣的成就,甚至保持著超越費納的可能,有膽有料能夠做到的,只有德約。
他的確在今年錯失了一些機會,但德約是這樣一種類型的球員——只要他想做成的事,還真讓人沒膽量斷然說出“那不可能”。
至于納達爾,賽季重啟后采取了“丟卒保車”的參賽策略,能夠贏下法網第13冠,這個賽季便已是巨大的成功,年終排名也緊隨德約之后排名第二。有了羅蘭·加洛斯這片堅不可摧的后花園,納達爾明年將沖擊超越費德勒大滿貫數量的第21冠。而緊隨兩人之后的德約,追擊的身影明年又能否更加迫近?
當然,還是首先要祈禱,明年的四大滿貫和奧運會都能夠順利進行。目前來看,明年年初的賽季已確定不再完整,甚至澳網賽都被澳洲媒體披露有推遲到三四月份的可能性。
不管怎樣,ATP長駐倫敦的一段輝煌歷史,就將結束。在末代倫敦總決賽上,由兩位非巨頭級別的青年才俊相會決賽,也許正是對未來男子網壇走向的最好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