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畢陌報道
近幾天紀念馬拉多納的文章中,廣泛提及了1996年馬拉多納隨博卡青年隊訪問北京與成都的兩場商業賽,以及退役后數次中國行。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馬拉多納就造訪了華人世界。1981年底至1982年初,馬拉多納隨博卡青年隊訪問當時還未回歸的香港。
這支精工隊的主教練是70年代中期荷蘭國家隊的主教練克諾貝爾,其大多主力球員也多是荷蘭人。為了踢好這場對博卡青年的友誼賽,精工隊請來了當時剛離開美國的西德巨星蓋德·穆勒。
當時馬拉多納才21歲,還未到達幾年后世界第一球星的地位(當時前面還有普拉蒂尼),但也已經取得了同齡人中最輝煌的成就: 1979年帶領阿根廷隊拿到冠軍并獲得賽會金球獎,1981年從阿根廷青年人隊轉會,博卡青年掏出了400萬美元的天價。
為了看馬拉多納踢球,1月10日,近3萬人容量的香港大球場座無虛席。那支由馬拉多納和魯杰里領銜的博卡青年當年在國內聯賽中把河床按著摩擦,面對精工體育會,盡管有所保留,博卡青年還是2:0輕松取勝,馬拉多納主罰任意球幫助隊友首開紀錄。
馬拉多納和魯杰里
賽后,和精工球員交換球衣的馬拉多納捧起了賽事獲勝獎杯
精工體育會由外援為主的主力陣容中,僅有胡國雄和區永鴻兩位本土球員,均是香港足球史上的名宿,其中胡國雄在本場比賽中負責盯防馬拉多納。3年后的5月19日,胡國雄作為香港隊的核心,在工體助攻隊友首開紀錄,率領球隊爆冷獲勝。
賽前,馬拉多納和胡國雄交換兩隊紀念品
胡國雄在比賽中盯防馬拉多納
彩色版的來了,賽后胡國雄與馬拉多納交換球衣
賽后,當時已經退役的香港足球名宿,香港職業足球史上首位外援德雷克·庫里在中環的一家酒吧里見到了馬拉多納。庫里透露,當時馬拉多納問他附近有沒有什么"刺激的去處",已經在香港居住了10年的庫里遂根據馬拉多納的訴求指出明路。
三個月后,馬島戰爭爆發,馬拉多納之后就再未踏上過作為英國租界的香港。1982年夏天,馬拉多納參加了自己的第一屆世界杯。世界杯后,馬拉多納登陸歐洲,以創當時紀錄的760萬美元轉會巴塞羅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