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在騰訊的那條紀錄片中,“自卑”,被提至片子開頭的顯要處,并且給了相當大的篇幅。
王薔心有余悸地回憶起夏天的那次采訪:“拍了好幾天,有一天把我關在健身房里‘審’了我4個小時,我一說到自卑他們就特來勁,反復問我相關問題,問到最后我都急了——我就是自卑了,怎么地了吧!”
完全可以理解采訪者的心態——自卑?這真的是一個完全和王薔對不上號的詞匯,當然要窮追不舍,找到采訪的突破點。
的確,如果光從表面看,王薔沒有任何自卑的理由——顏值高、身材好、從事自己喜愛并擅長的職業、排名在WTA也挺有存在感、公眾人物,而且,就像她自己說的,還挺有錢。王薔也笑著搖頭說:“我媽看了粉絲評論后也是蠻上頭的,因為大家都說這肯定是原生家庭帶來的性格問題,好像我從小受了他們怎樣的虐待。”
事實上,王薔和家人的關系非常親密。但她也的確感受到,隨著自己成績和名氣的提升,作為一名職業球員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復雜和挑戰:“我原以為,當球員打好球就行了。后來才明白,職業球員還要和球迷互動、接受媒體各種采訪、參加品牌活動、甚至陪領導打球,這些都是工作的一部分。”
王薔有個習慣,街上如果看到背著網球包的球迷,會繞著走或是快速超過。她會覺得,被陌生人沖上來表達喜愛之情,很有些尷尬。“我當然很感激他們的支持,但不知該如何應對。我也只能是,他們要合影就合影,他們要簽名就簽名。”
那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就像是王薔的面具,遮掩和保護住了真實的自己。王薔說:“大家可能都覺得我看上去是一個特別開朗樂觀的人,其實我真不是。”不過,到底是和真實的自己已相處了將近29年,王薔如今已很有經驗:“我不會太過沉浸在自卑情緒中,我會很快將自己帶出來。”
好在,需要她獨自上場的網球賽場,給了這個內向者以最好的舞臺;那拍拍發力的底線抽擊,是王薔面對全世界最外向奔放的語言。而且,她至少可以保證一點——在獲勝的那一刻,她燦爛的笑容,絕對發自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