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曹駿暉
2015年7月31日,在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隨著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北京冬奧會的各大競賽場館也開始投入建設和改造。
2019年4月14日,經過36小時不間斷的連續作業,國家雪車雪橇賽道S6段混凝土噴射順利完成,達到了毫米級的噴射精度,打破了國外公司對高致密高強噴射混凝土空間成型技術的壟斷。
賽道在2019年11月通過國際雪車、雪橇聯合會場地認證時,國際雪車聯合會主席伊沃贊不絕口:“這絕對是我見過最出色的場地。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之下,流暢完美的組織工作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2020年9月22日,位于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和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完工。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將承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季兩項的11項比賽,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則將產生越野滑雪比賽的全部12枚金牌。在冬奧會舉辦前,中心將保證張家口賽區系列測試賽及試運行階段需求;冬奧會賽后,國家越野滑雪中心計劃打造成“山地公園”及“戶外冰上娛樂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計劃作為遺產保留,在滿足國家體育專項訓練和賽事需要的同時,打造培訓、冰雪體驗和娛樂項目。
在北京冬奧會的13個競賽和非競賽場館中,有11個都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遺產。2020年11月27日,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正式完工,“水立方”變身“冰立方”,成為北京冬奧會首個完工的改造場館,同時“水立方”也成為世界首個實現“水冰轉換”的場館。改造完成后的“水立方”將承擔冬奧會的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
當年北京首鋼為2008年北京夏奧會整體搬遷后廢棄的工業園區,如今建起了冬奧會滑雪大跳臺賽場“水晶鞋”。2020年1月,首鋼滑雪大跳臺也成為北京冬奧會首個完工的新建競賽場館。北京冬奧會后,首鋼滑雪大跳臺成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臺場館,可承辦國內外大跳臺項目體育比賽,成為專業運動員和運動隊訓練場地、青少年后備人才選拔基地、賽事管理人員訓練基地等,直接服務中國冰雪運動發展。
北京冬奧組委也于2016年入駐首鋼園區,多支冬季項目國國家隊也在這里建起新基地。
首鋼相關負責人付曉明用一句話形容首鋼和奧運的緣分:“夏奧休眠了一座城,冬奧又喚醒了這座城。”
2021年1月8日,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已基本建成,冬奧會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已完工23項,完工率超過95%,其他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也已進入收尾階段。近期,延慶賽區內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延慶冬奧村及山地新聞中心四大場館全部完工。除場館建設外,道路、住宿、醫療等外圍配套設施項目建設也取得成果,將保障賽區在賽時正常高效運轉。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主賽區標志性場館,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2020年12月25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標志性建筑國家速滑館完工,2021年1月22日首次制冰順利實施。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冰絲帶”將承擔大道速滑比賽,在此將誕生14塊金牌。
2021年1月21日,歷經1000多天高標準建設,北京2022年冬奧會競賽場館全面完工。北京冬奧組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2020年全球遭遇較為嚴重的疫情,但北京冬奧會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共計12個競賽場館均按照籌辦要求在2020年底如期交付。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張家口市兩地政府聯合參建方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做到工作不斷、力度不減。國際奧委會和多個國際組織對此高度評價,我們表示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