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北京時間2月28日,上賽季中超冠軍江蘇蘇寧俱樂部(現江蘇足球俱樂部)宣布停止運營。消息傳出后,多家意大利媒體在第一時間報道了江蘇隊的消息。
意大利媒體對蘇寧的官方公告進行了全文報道外,同時表示夢想終結在江蘇蘇寧27歲生日之際,如果無法在最后期限獲得準入資格,那么球隊將最終面臨解散的可能性。
蘇寧的這一消息,發生在意大利當地晚上,而作為意大利媒體最關心的無疑是蘇寧集團擁有的另一支足球隊——國際米蘭的未來。在意大利媒體看來,張氏家族正在與BC Partners進行出售談判,與此同時正在尋找新的投資方,從而減小這家中國集團公司的包袱。但是,暫停蘇寧足球的決定似乎是一個明確的信息:足球(以及國際米蘭)已經不是亞洲巨人的首選生意。
《羅馬體育報》在今年1月2日率先披露蘇寧有意出售國米,俱樂部主席張康陽第一時間駁斥了這一報道,并稱該言論“毫無根據”。然而2周后,國米CEO馬洛塔就承認蘇寧確實在“尋找機會”。
從5年前成為國米大股東以來,蘇寧已經為藍黑軍團砸出了6億歐元,但和疫情中的很多其他公司一樣,蘇寧的日子也不好過,畢竟疫情讓全球足壇都損失慘重。他們在2020年的損失大概為1億歐元,因此國米的資金流出了問題。
在此之前,江蘇蘇寧俱樂部即將解散的傳聞已經在中國足球圈內引發巨大關注,蘇寧有意停止投資足球隊節約成本的意愿也已經不是秘密。
蘇寧在2016年拿出2.7億歐元收購了國米70%的股份,隨后在2019年的1月從印尼商人托希爾手下買入了另外30%的國米股權,實現了對國米的全面控股。但是由于蘇寧集團遭遇了一些困境,公司無法承擔國米高額的運營費用,因此最近一段時間有關蘇寧將會甩賣國米的消息不斷出現。英國的一家名為“BC Partners”的私募資金報價7.5億歐元收購國米,但是蘇寧希望得到10億歐元,交易陷入困局。
文/黃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