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體壇+”曾于2020年3月至6月連載“穆里尼奧興衰史——從智多星到戲多星”,共55回。作者林良鋒現推出新篇,回望穆里尼奧的熱刺生涯。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戲多星”新篇終于起步了。
這一部分算是“加更”,著重回顧穆里尼奧執教熱刺的日子。出乎我的意料,他執教熱刺很短命——恰好17個月,一天不多,一天不少。在他長達20年的執教生涯中,掌熱刺帥印的時間僅比出道時的頭兩家俱樂部長:在本菲卡,他干了76天,主動辭職;在萊里亞干了不到300天,被波爾圖挖走。穆里尼奧2018年12月18日被曼聯解職,2019年11月19日上課。足足待業11個月;旋而又在今年4月19日下課,兩頭都掐得這么準,不扶墻都要服他。
本系列開篇一章中,我羅列了穆里尼奧待業的日子,指出:在2019年8月1日這一天,穆里尼奧還找不到下家,就破了自己待業的時長紀錄。他不僅破了這個不光彩的紀錄,還一桿子擼到11個月,刷新原紀錄110天(又是整數,難得!)。穆里尼奧意猶未盡,立刻又破了自己另一項求職紀錄。從熱刺下課25天后,5月4日,他獲聘擔任意甲羅馬的新賽季主教練,刷新再就業個人速度最快。標準再低點,5天都不要,葡超排著隊求他。
按原計劃,本系列第二部分應該回顧他的藍橋歲月。外界不看好穆里尼奧在熱刺久留,但干滿2年至少拿一個獎杯,第3季“博炒”雞飛狗走,最后索取分手費,這個套路切實可行。穆里尼奧確實把球隊帶進了聯賽杯決賽。為此,在那17個月里,我花了很大功夫研究他在切爾西兩期5個半賽季的言行。臨了,我被耍了。聯賽杯決賽前6天,熱刺炒了穆里尼奧。6天!誤判形勢,讓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懂的,都懂。
按常理,即使俱樂部要換帥,看在你帶隊打進杯賽決賽的份上,怎么也讓你打完。曼聯早就定了要炒范加爾,仍然等他捧起足總杯再宣布這個決定。英超時代,國內兩項杯賽從未發生這一幕:差6天都不讓你走完決賽這一步!除了范加爾,佩萊格里尼(聯賽杯)和希丁克(足總杯)也在奪冠后離任。他倆決賽前就清楚自己的命運。佩萊格里尼知道瓜迪奧拉要來;希丁克則是拒絕了阿布挽留的好意。這么殘忍對待主教練,只有熱刺,別無分店。不是失望至極,何苦來哉!
換個角度,自己掙來的決賽打不了,誰能咽下這口氣?但誰也做不到穆里尼奧那樣化悲痛為金句,和媒體說起這事,特意強調:“我執教生涯拿了25個半冠軍!”
穆里尼奧下課后,接到的第一單業務,不是執教;而是為默多克旗下的《太陽報》和《泰晤士報》在歐洲杯期間開專欄。算不上“寫”,就是媒體和他暢聊,按談話內容整理成文。絕大部分名宿、名帥和明星開專欄,是口述而不是親筆寫作。比如另一位前熱刺主帥,老雷德克納普,也在大賽期間為媒體開專欄。但按他的說法:“我不識字。”不識字當然不能動筆。
老雷真不識字?他在法庭上宣誓時是這么說的。因為“不識字”,老雷成功逃脫了偷稅漏稅的官司。但在一本英國職業教練史的書中,他又言辭鑿鑿,說自己考取了歐洲足聯的頂級執教牌照。不識字是怎么考試過關的?為了宣傳《鷷專欄》(這個梗以后再說),《太陽報》找了一位名人和穆里尼奧連線。連線這位,也不是普通人。如果你經常看美國電視臺晚間清談節目,可能知道詹姆斯·柯登這個人。根據維基百科,柯登的頭銜很多:演員、歌手、制片人、作家、制片人、電視臺主持人和脫口秀笑星。柯登是英國人,西漢姆球迷,在演藝界獲得的大小獎項27個,絲毫不遜穆里尼奧的25個半獎杯。
柯登于2015年赴美發展,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主持一檔深夜清談節目(就是說話尺度比較大的那種)。這在英國藝人中,并不多見。他創作的一首單曲《吶喊》,成為英格蘭在南非世界杯的非官方助威“隊歌”。由于他和英格蘭國家隊的交集和球迷身份,《太陽報》讓他和穆里尼奧連線,恰如其分。連線開始不多久,話題就轉到他在曼聯拿第二“很糟糕”,而現任主教練拿第二“很贊”。他非常在意輿論對兩任曼聯主教練拿第二的不同態度。柯登說:那還不是因為你給自己找麻煩嘛?你不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三個,三個”?
這話可能觸動了穆里尼奧,也可能他憋著要出一口惡氣,趕上機會了。他主動說道:“你該問我執教生涯拿了多少個獎杯,我出道以來,拿了25個半。”柯登有點懵:“那半個是啥?”“就是我帶熱刺未能完成的決賽。”這話完全不按劇本,憑空跳出。那個“沒打的決賽”,在英格蘭職業足球史上,只發生了一次!發生在穆里尼奧身上!傷害實在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