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楊仲華
7月27日傍晚,女子重劍團體銅牌賽在中國隊與意大利隊之間展開,在一號主力孫一文因傷缺陣的不利局面下,中國女重的其余三名女劍客在大比分落后仍頑強追趕縮小差距,但隨著朱明葉在最后時刻受傷,中國隊最終以21比23不敵意大利隊,獲得了第4名。
對于渴望登上頂峰的運動員來說,只有勝利才是對她們辛勤付出最好的褒獎,中國女重的“四朵金花”也不例外,沒有人懷疑她們對冠軍的渴望和努力。為彌補五年前里約的遺憾,也為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她們在比賽中展現(xiàn)出超人的韌性,對勝利的渴望以及臺下教練的鼓勵,都將成為東京奧運會第四個比賽日里最珍貴的記憶。
今天銅牌賽面對世界第六的意大利隊,孫一文因為半決賽第二局比賽中意外受傷,無奈缺席陣容,也讓這場銅牌戰(zhàn)在開始前就懸念迭生。比賽中,雖然朱明葉在終場前最后8.83秒時,連續(xù)刺中對手4劍,生生將分差縮小至1劍,但由于腿部同樣出現(xiàn)不適,最終這支曾在世錦賽上完勝意大利的中國女重隊還是敗下陣來。
不過,在近四屆奧運會上,中國女重隊已經(jīng)拿下團體一金一銀和一銅,同時在個人賽上實現(xiàn)連續(xù)三屆都獲得獎牌,更是在今年創(chuàng)歷史的收獲首枚個人賽金牌,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毫無疑問,中國女重依舊是中國擊劍隊當(dāng)之無愧的優(yōu)勢項目。
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本屆東京奧運會女重團體賽,最大的關(guān)鍵詞就是“爆冷”了。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波蘭隊和俄奧委會隊全部首輪遭到淘汰,唯一晉級四強的世界第一中國隊,也沒能贏下世界第四的韓國隊。
半決賽對陣韓國隊,中國軍團派出孫一文、林聲、朱明葉出戰(zhàn),孫一文在第二局比賽中意外受傷,仿佛是五年前里約決賽的場景重演,孫一文又是九局里只打了一局,中國女重隊最不愿面對的事還是發(fā)生了。
由于賽程安排,從今天上午開賽的女重團體賽前幾輪比賽并沒有太多轉(zhuǎn)播,但比賽中的進程卻在時刻牽動著網(wǎng)友們的心——下午半決賽對陣韓國隊,“孫一文受傷”、“孫一文因傷退出重劍團體半決賽”、“許安琪替補上場”,一個個相關(guān)的話題陸續(xù)沖上了熱搜榜單。而評論也大多是,“平安健康就好,金不金牌不重要”、“希望影響不大啊”、“好好休息,平安回來,祝早日康復(fù)”……
頂著世界排名第一的光環(huán),背負(fù)著女重團體重新崛起的希望,外加前幾日在個人賽上的冠軍加持,中國女重“四劍客”自然要頂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更何況和里約奧運相比,中國重劍隊出征東京的陣容在經(jīng)驗上又遜一籌,4人中僅有許安琪和孫一文兩人有奧運經(jīng)歷,面對虎視眈眈的一眾歐洲強隊和亞洲重劍老牌勁旅韓國隊,中國隊的沖金難度可想而知。
從谷峰滑入谷底,再從逆境中奮勇拼搏。可以說今天四位女劍客在最后時刻所展現(xiàn)出來的韌勁,既是不屈精神的真實寫照,也是過去將近20年中國女重隊“由弱變強”的縮影。
事實上,中國女子重劍隊自20世紀(jì)之初就成為一支世界強隊,但直到2006年才首次成功拿到世錦賽團體冠軍。在此之后,女子重劍在15年間斬獲佳績無數(shù),代代傳承的榮光在新一代的中國女劍客身上生根發(fā)芽。倫敦奧運會周期,以李娜、駱曉娟、孫玉潔、許安琪組成的陣容新老搭配所向無敵,順利拿到了2011年世錦賽銀牌并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成功折桂。
里約奧運會周期,雙子星許安琪與孫玉潔扛起大旗,再加上孫一文嶄露頭角,女重姑娘再度經(jīng)歷了四年鼎盛時期,在2015年收獲世錦賽金牌,并在里約奧運會上遺憾落敗羅馬尼亞隊斬獲一枚銀牌。
里約奧運會之后,隨著孫玉潔、許安琪也因為傷病等原因退役,雖然有孫一文堅守,再加上林聲、朱明葉等隊員逐漸成長,但隊伍的整體實力有所下滑,2019年匈牙利世錦賽之前,中國女子重劍隊的排名已經(jīng)跌到了第五位,一度徘徊在奧運參賽席位之外。但正是由孫一文、許安琪、朱明葉和林聲組成的中國重劍新一代“四朵金花”,最終戰(zhàn)勝了俄羅斯隊,實現(xiàn)了中國女子重劍歷史上第三次斬獲該項榮譽。
四位“女劍客”即將告別東京奧運之旅,但中國女重的征途并沒有結(jié)束。期望與中國女重一起共享榮耀和輝煌的我們,更應(yīng)在這種時刻,對她們說道一聲感謝: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