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梁熙明
這真是天下奇觀。一名球員在比賽的最后關頭,只手改變了一切。
一場本來很有說頭的比賽,因為他被奪走了一切“風頭”,一支國家隊,有可能因為他(再一次)沒進世界杯,一個洲際大獎,因為他瞬間撲街,公信力掃地,一下徹底不值錢了。
歐洲足球先生,曾經是在金球獎被國際足聯收買,被國際足球先生吞并后,歐足聯為維持“專業性”,更多是為維持一個真正的金球獎,推出的抗衡獎項。在梅羅流量霸天下的年月,它敢于把持操守,把獎項發給伊涅斯塔、里貝里,過去兩年,也給了范戴克、萊萬,確實體現了專業。


然而一個若日尼奧,把這個獎辛苦十年(2010-11賽季創立)的地位信譽,一下打個稀爛。發給若日尼奧,僅僅因為他蹭到歐冠、歐洲杯兩大冠,說明評獎人思維的枯竭,該獎項信譽的破產,和自詡專業的徹底喪失。
說若日尼奧是南郭先生未免太過,他當然也不是完全混的,但是一個單場也從來不是最佳的球員(歐冠最后3場,最佳全是坎特,歐洲杯意大利7場,最佳分別是斯皮納佐拉、洛卡特利、基耶薩、斯皮納佐拉、因西涅、基耶薩、博努奇),居然會是全年所有的最佳,這實在是邏輯上的最大笑話。
史上還從未有這么一個獲獎人,這么不給發獎人面子的。歐洲杯決賽,他的裝X點球已經幾乎葬送了意大利的一切努力,是英格蘭更弱,把若日尼奧丟過來的禮物又送了回去。對瑞士首回合,這回裝X被雷劈了,索默一個撲點率很一般的門將(生涯23%,對比唐納魯馬34%),輕易將其軟綿綿的跳步貼地抓下。



有些人,好像不裝就不會踢了,于是換了來一腳“正常”的射門,結果上演巴喬式點球,直接上天。
在宇宙的另一個平行時空里,意大利到嘴的歐洲杯冠軍,丟了,然后因為對瑞士兩回合兩點不進,痛失出線權。若日尼奧會享受更甚于2000歐洲杯后皮耶羅球衣被撕碎的待遇。
回到比賽中來,其實,這本是一場峰回路轉、兩方都視為生死而搏殺、主帥相互斗法的精彩比賽。雅金準備得非常有針對性,利用意大利兩個邊衛壓上的空當,打身后反擊,威德默的球轟得極其漂亮,任何職業球員都夢想在大比賽中能轟出這樣一腳。

丟球后意大利明顯有點悶,而瑞士士氣高昂,反擊堅決,起腳果斷,接二連三獲得擴先良機,加上索默對巴雷拉的神撲,有那么一段時間,真的讓人以為意大利弄不好交代了,附加賽要碰上克羅地亞之類的天敵煞星,真的兇多吉少。
幸好,索默重演了顏駿凌——出擊抓空。其實這更多是意大利人的詭計,一個看似多人越位的任意球,實際真正的搶點是人堆里殺出的迪洛倫佐,索默是被那些越位的分了神,導致出擊略一猶豫,晚了。
但是真的很容易吹成越位,瑞士防線所有人都在那刻舉了手,VAR的確認是令人惴惴的,意大利人自己也不知道會不會吹越位,直到確認了進球,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下半場,意大利已經穩住了陣腳,但是也沒有破瑞士的必然手段,點球更多是貝拉爾迪傳統意大利人的狡猾,這是意甲打滾的必備經驗,烏利塞斯·加西亞確實背后推搡了,貝拉爾迪的倒地只是確保裁判看見:我被推倒了!
正因為推得極其輕微,從球員到裁判沒一個覺得這有什么大不了,直到小黑屋把比賽停下來,上演了若日尼奧的丟人一幕。
曼奇尼該知道,以這樣的方式“保平”,是不大光彩的。本來意大利該拿下,最后一場去貝爾法斯特打平北愛爾蘭就可以了。現在跟瑞士同分,只多2個凈勝球,最后一天,瑞士主場打保加利亞,兩邊必然都要刷進球,保加利亞向來是個沒什么斗志的軟柿子,放出一場0比6之類的完全可能,北愛就不好說了,誰不想干翻歐洲杯冠軍,在冠軍面前證明什么呢?
哦對了,有人提醒過,1958年意大利第一次沒進世界杯,就是因為在貝爾法斯特,輸給北愛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