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梁熙明
死寂,應該是此刻意大利更衣室內的情形。
4年前,作為《意大利之殤》、《意大利之死》的見證人,筆者斷言,意大利足球,整體上已經死了。它沒有理由復活,也沒有理由為復活進行一點努力的補救,有的,只是“老牌強國”剩余的高傲。
結局在4年前就已注定,意大利足球其實早就衰亡了。
它就像曾經英俊過的小生,人到中年,油膩禿發,風采盡失。一茬又一茬的杰出教練,里皮、普蘭德利、孔蒂,以超卓的執教水平,把它從低谷中拉出來,硬挺著沒讓它徹底死亡,還把它拉到本來不屬于它的位置。但女球迷心目中那個令人癡迷的白馬王子,早就死了。
這4年,意大利干了什么?
從文圖拉到曼奇尼,這4年,除了曼奇尼奪了一個歐洲杯,意大利都在干什么?
4年前的悼詞《意大利之死》中,筆者借用過老舍經典話劇《茶館》中的臺詞:死馬當活馬醫,那是妄想,死馬它不能再活,活馬它早晚得死。
意大利足球,沒有任何復興的道理,廉價外援持續涌入,注水聯賽無法減負,蓋球場四處碰壁,外資卻步......每一條可能改善現狀的措施,都執行不下去,意大利足球,拿什么復興?
當然,這四年來現狀是有一定改變的,至少外資大量涌入了——其中絕大多數是美資,AC米蘭、亞特蘭大、羅馬、佛羅倫薩、博洛尼亞、斯佩齊亞、威尼斯、熱那亞,意甲已有八家美資!
自主球場也在增加,四年前只有尤文圖斯,現在亞特蘭大、烏迪內斯、薩索洛都有了自己的球場。但是,進度太慢,米蘭雙雄與羅馬還在扯皮。
那些老生常談,還可以繼續談,急功近利,青黃不接......
一條冷知識:被推崇為青訓楷模的亞特蘭大,2019-20賽季,全年共進116球,沒有一球是意大利人進的!原來你所謂的青訓楷模,只是便宜了外人,外援又便宜又好培養,多爽?
2018年,為了體現“重視青訓”,足協發明一條新政:俱樂部U23踢意丙。這是學西班牙,梯隊加入等級聯賽,可以升至乙級,但不能踢甲級,為求鍛煉新人,為年輕球員多創造比賽機會。
結果,應者寥寥,只有尤文圖斯主動呼應,尤文U23成為第一支進入職業等級聯賽體系的俱樂部梯隊??尚Φ氖?,皮爾洛最先執教,尤文本來是打算讓他去帶意丙U23練手的,沒想到阿涅利腦充血,一拍腦袋火箭提拔,直升機直接上去帶一隊。
U23新政效果如何?尤文U23告訴大伙:沒什么用。尤文U23在意丙已經踢了3年(第3年因疫情中途取消),年年中游,屬于“升級無望,保級小心”那檔,也沒有涌現出任何了不地的大才。
這四年里,意大利足球最轟動的,莫過于吃進C羅,尤文乃至整個意甲狠狠地恰了一大波流量。而意大利的稅政優惠,也為意甲砸錢引進頂級外援行了方便。他也確實NB,那3年,尤文享受到空前的C羅紅利,成為舉世焦點。但是,羅總證明了一條真理:任何人不能凌駕球隊之上。
也許C羅氣場能力之強,確實值得讓他凌駕,也值得為他打造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但是尤文顯然沒這個能力,也沒有做好與羅總共存的準備,反而因為硬吃C羅撐爆肚皮,被迫做假賬蒙混,進而導致球隊薪資集體虛高,實力開支不成比例,戰績反而暴跌,導致了C羅必然心生去意。
2020年疫情大爆發,也如同一面鏡子,誰家底厚實,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比較經扛,這個時候就體現了。而很多中小俱樂部,本來就奄奄一息,疫情成了棺材板上的最后一根釘。
于是,意甲分裂成“歐超派”與“基金自救派”。尤文拉攏米蘭雙雄,想搞歐超大口吃酒肉(實際是通過歐超分紅的檔次,把米蘭雙雄永久按死在第三級),而歐超根本沒份的中小聯盟,只能希望出賣未來轉播利益,先拿錢救命。
扯皮的結果,誰也沒搞成。歐超“起義”不到48小時,被歐足聯談笑間按死,而自救基金,阿涅利當面做人背面做鬼,自己搞歐超,卻代表意甲去談自救基金,最后當然黃掉了。
意大利本土的青少年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撐死了也就到因莫比萊那個級別。
所以你說咋辦?
意大利球迷很可能必須接受這樣的現實:未來的世界杯,意大利很可能會每次預選賽都很吃力,歐洲杯還好說,每次預選賽出兩個隊,出不來也沒關系,歐國聯成績也捆綁,可以打附加賽,反正就是想方設法讓你出線。
世界杯就不一樣了,只有小組第一才直接出線,第二就得拼附加賽。而一拼附加賽,意大利是必然血壓驟高的。
所以,絕緣世界杯,會慢慢變成意大利的常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