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本周一,多家英國媒體先后報道稱,曼城已經基本敲定哈蘭德的加盟事宜,藍月有望在本周內宣布哈蘭德正式加盟的消息。
據悉,曼城與哈蘭德在4月份就已經就個人待遇條款達成協議,雙方將簽約5年,哈蘭德的稅后年薪則將達到3000萬歐元。而在曼城與哈蘭德的個人協議達成后,藍月迅速與多特方面進行了談判。兩家俱樂部關系不錯,談判進行得也較為順利,曼城將通過支付7500萬違約金的形式,從多特得到哈蘭德。
按照英國媒體的消息,曼城最快在本周就能完成轉會事宜,宣布哈蘭德正式加盟。哈蘭德能適應英超的高強度對抗嗎?能適配曼城的戰術打法嗎?關于這些問題,我們邀請到了《體壇周報》總編輯駱明、《體壇周報》意大利足球記者彭雷、《體壇周報》記者馬克欣、《足球周刊》編輯部主任嚴俊、知名媒體人潘采夫和體育自媒體人李暘,來了一次圓桌討論,來看看他們的觀點吧。
1.傷病較為頻繁,哈蘭德能否適應對抗更為激烈的英超?
駱明:對于哈蘭德在曼城的前景,傷病可能是比技戰術更嚴重的問題,哈蘭德在多特蒙德已經傷病頻發,更何況英超節奏快,對身體要求更高。不過哈蘭德傷病雖頻繁,但都不是重傷,很可能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他的身體正在成長期,二是他的足球風格很有爆發力。讓他改變風格很難,而傷病情況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發育完成有所好轉,如同杰拉德。
彭雷:隨著醫療技術手段的進步,我相信哈蘭德的身體隱患會被解決的,而且如果在曼城踢球,可能反而不太需要頻繁高速奔襲、沖刺,禁區內把握好機會就好了,哈蘭德年輕,傷病又不是膝蓋韌帶那種重傷,更多是肌肉傷,可控風險的。而且說實話現在買個球星,不能整天杯弓蛇影的,法蒂那身體都能穿巴薩10號呢,曼城怕啥啊。
馬克欣:18-19賽季,效力于莫爾德的哈蘭德受傷1次總計21天缺席了3場比賽;19-20賽季效力于薩爾茨堡紅牛的哈蘭德生病1次受傷3次總共36天缺席了5場比賽,同時在轉會多特之后受傷1次總共11天缺席了2場比賽;20-21賽季效力于多特蒙德總共受傷4次共40天錯過了10場比賽。21-22賽季效力于多特蒙德總共4次受傷共102天錯過了17場比賽,這個數字現在還可能繼續增加。本賽季多特蒙德的比賽場次,德甲34場,歐冠6場,歐聯2場,德國杯3場,德國超級杯1場,總計46場,本賽季曼城的比賽場次,英超38場,足總杯5場,聯賽杯2場,社區盾杯1場,歐冠12場,總計58場,從場次上來說,哈蘭德在曼城面臨的比賽場次會遠遠高出多特蒙德,與此同時在聯賽的安排上德甲聯賽的冬歇期基本上是3周到1個月為五大聯賽最長,而英超此前沒有冬歇期直到后來才有可能1周左右的冬歇期,另外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英格蘭的緯度要高于德國,所以天氣更加寒冷,這些地方我認為對哈蘭德本身來說都不是有利的因素。另外英超本身的對抗程度和比賽節奏,對球員來說也是非常嚴苛的考驗。
嚴俊:哈蘭德最近兩季尤其是本賽季的傷病,都不是十字韌帶撕裂之類危及職業生涯的重傷,可能也與帶傷作戰以免影響轉會、結果導致小傷頻發有關。轉會完成后,如果能善加調理,應當不會成為大問題——除非像他父親當年那樣遭遇重傷。
潘采夫:我對哈蘭德能適應英超還是很樂觀的,過去一年哈蘭德的傷病比較多,肌肉拉傷為主,對手兇狠的防守是一個原因,多特蒙德的踢法需要哈蘭德頻繁高速奔跑是另一個原因,在21歲的年齡,只要不是膝蓋、韌帶等關鍵部位的大傷就不是問題。曼城的踢法以圍毆為主,哈蘭德也不需要像個田徑運動員一樣狂奔了。隨著視頻技術的引入和保護進攻球員的理念,基恩廢掉老哈蘭德的慘劇概率很小了。
李暘:我傾向于很難適應。從傷病層面看的理由有三。
第一,德甲強度下傷病頻繁得不正常。2021年10月16日多特對美因茨的德甲聯賽后,哈蘭德臀部肌肉受傷,當時預計至少傷退一個月,算是他個人最嚴重的傷病之一。從2020年5月到2022年3月底,不到兩年時間,哈蘭德受傷累計多達10次,3月底的國家隊比賽日對亞美尼亞的友誼賽,他“收獲了”本賽季第5次傷病。此前4次受傷讓他本賽季養傷95天,缺席俱樂部16場比賽。德甲聯賽強度下,哈蘭德的傷病確實頻繁得有點不正常了。
第二,對身體的過度使用。哈蘭德比賽當中的受傷,多數來源于極限奔跑和逼搶,例如2022年3月底國家隊比賽日對亞美尼亞的友誼賽,他在進球的同時被鏟傷腳踝。他今年才21歲,身體處于上升期,但是很多年輕球員在這個年紀只是一名主力替補,而在多特蒙德,哈蘭德已成為鐵打首發并享受團隊堆砌的大量資源,這導致他承受了太多來自對手的高烈度逼搶和侵犯。問題的關鍵在于,德甲的強度的確不能和英超相提并論,作為和姆巴佩并列的兩大年輕頂星之一,他在這個比賽強度下身體承受極限已經被亮了紅燈。
第三,曼城的目標除了英超聯賽冠軍,還有歐冠(重中之重),然后有資源冗余的前提下還要撈個足總杯,哈蘭德去了曼城就要三線作戰的可能性幾乎是100%,而且很可能在賽季初10場-12場比賽的適應期之后,他就要兌現首發主力的位置,這樣的強度下,他能撐多久是最大的疑問。
2.哈蘭德能否融入曼城(瓜迪奧拉)的戰術體系?
駱明:以哈蘭德的水準,既然瓜迪奧拉愿意買入他,肯定會為他打造合適的戰術,而他的得分能力也是曼城在關鍵戰役中需要的。不過哈蘭德也不是萬能的,他身材雖高大,卻不是站樁型中鋒,在反擊戰中更有威力。而曼城因為習慣了高壓逼搶,經常會陷入陣地戰,哈蘭德必須提高自己的攻堅能力和對抗能力。
彭雷:其實我有點擔心,哈蘭德是個人特點非常鮮明的中鋒,很現代的中鋒,個人能力非常強。但瓜迪奧拉真的喜歡個人特點特別鮮明的么?我覺得就像其他老師說的,瓜迪奧拉比較需要的是“好學生”,能與其他人配合,能被任何其他隊友完美替代的的六邊形戰士。曼城確實需要門前把握機會能力強的,但如果因為一個人破壞了整個進攻體系或許得不償失了。總之,需要瓜迪奧拉對現有戰術進行調整是必然的,反而,我覺得凱恩這種能傳能射能回接的更是瓜迪奧拉需要的。
馬克欣:從20-21賽季輸掉歐冠決賽,再到本賽季歐冠最終被皇馬淘汰出局,瓜迪奧拉的球隊在旁人眼里看來一直都需要一個高效率的中鋒,目前在比賽中無論是斯特林,熱蘇斯,馬赫雷斯,在比賽中都是更多靠近邊路,而中間往往是中場的球員前提到中鋒的位置,所以從之前的梅西,到后來的哈里凱恩,直到現在的哈蘭德,這些都是大家認為瓜迪奧拉目前的球隊中最缺少的球員。而且哈蘭德本身也不是一個傳統的中鋒,他的沖擊力很強,腳下技術不錯,射術精湛,同時在比賽中也愿意去奔跑,這是非常難得的。另外從效率上說,本賽季曼城的進攻球員中,馬赫雷斯24球,斯特林16球,德布勞內15球,福登14球,熱蘇斯13球,球隊缺少一個頂級射手。哈蘭德自從19-20賽季開始,連續2個賽季進球數都達到40+,即便本賽季纏綿病榻進球數依舊達到了28個,所以我覺得效率上來說還是要高于目前曼城的進攻球員的。但是瓜迪奧拉能不能用好高中鋒,這是我心中的疑問,畢竟在巴薩時期有個伊布的前車之鑒,而且碰巧瑞典人和挪威人都是拉伊奧拉的球員……
嚴俊:理論上可以。瓜迪奧拉對于中鋒的要求不只是進球,還包括參與前場逼搶、傳控配合,要更多地“參與比賽”,以往連阿圭羅都要改變自己才能適應這種要求。好在哈蘭德并不是老式中鋒(頭球甚至一度是他的弱項),而是“現代中鋒”,在多特蒙德就是球隊快攻體系里的重要一環,只要他能夠接受瓜迪奧拉對他的要求,而不是像以往伊布那樣心生抵觸,就有很大希望融入戰術體系。
潘采夫:瓜迪奧拉確實沒讓伊布大放異彩,但別忘了萊萬也是在瓜迪奧拉手下完成9分鐘進5球神跡的,瓜迪奧拉比巴塞羅那時期的戰術理念已經有了較大的改變,現在曼城頻繁的45度傳中在巴薩羅那時期是難以想象的。而哈蘭德除了身體素質和速度爆棚,球商也極高,他的支點作用也正在被開發出來。我理解曼城一直沒有中鋒是一種寧缺毋濫,哈蘭德應該可以融入曼城,而且他可怕的進球轉化率會解決曼城的大問題。另外,如果瓜迪奧拉與曼城不續約,換另一個優秀教練加盟,哈蘭德仍然會是王牌隊員,也就是說,引進哈蘭德,是一個俱樂部的長期戰略。
李暘:我個人的判斷是融入肯定沒問題。哈蘭德是那種少有的大個子中鋒,即除了爆發、速度、力量、柔韌性、技巧之外,無球跑位和空位傳球能力都非常扎實的類型。先天和后天的儲備,讓他不需要在鋒線上展示“豐富的有球技術“就可以獲得很好的射門機會。而瓜迪奧拉的戰術體系,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通過傳控和跑位,迅速找到對手的弱側并以最小的代價破門而不是不講理地強打。加上他以194cm的身高,從觸球到射門的一整套完成過程卻異常短,這對于瓜迪奧拉的戰術體系來說,幾乎就是即插即用——大家伙只需要等他跑到空位給他喂餅就行了。至于他能不能在形勢錯綜復雜、攻守異常膠著的惡戰、硬仗當中產生決定性作用,這和瓜迪奧拉的戰術體系無關,考驗的是球員在關鍵機會當中的處理能力。
3.引入哈蘭德,曼城就能在歐冠賽場上有所突破嗎?
駱明:曼城這兩年在歐冠其實已經大有進步,在瓜迪奧拉的前四個賽季,他們從未突破八強。但上賽季歐冠進了決賽,本賽季又進了四強,被皇馬淘汰也有些運氣不佳。因此無論有無哈蘭德,瓜迪奧拉接下來取得突破都不是什么意外。當然有哈蘭德這樣的得分手,可能會有助于加快突破的過程,對皇馬一戰已經充分體現出,曼城能夠制造出足夠多的機會,缺的是能夠把握機會的得分手,而哈蘭德正是這樣的人。
彭雷:歐冠賽場的突破?那就是奪冠咯?其實曼城去年也就差最后一哆嗦了。我覺得哈蘭德的到來,更是讓曼城或者瓜迪奧拉的打法換一些新意,但這種新意未必能帶來歐冠上的突破,因為這里強隊太多,偶然性太大,任何一點失誤都會帶來致命結果。瓜迪奧拉有哈蘭德或許進球可能多點,但曼城最大問題還是球風,偏軟的傳控流如果能控制住當然好,控制不住,連馬競都差點打掉他們。瓜迪奧拉的傳控流確實改變了足壇,但大家也各有應對的,就算有哈蘭德多進幾個球,也依然無法改變更擅于聯賽(打弱隊更容易),不擅長歐冠的特點。
馬克欣:在瓜迪奧拉的帶領下,曼城在歐冠最遠到歐冠決賽,所以如果說要實現突破就是歐冠冠軍,但是看看今年的歐冠比賽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知道曼城之所以沒能過了皇馬這一關,并不是球隊的進攻能力,反而是防守拖累的藍月亮。我們就看2場和皇馬的半決賽,主場面對皇馬的比賽中曼城始終沒能讓自己的領先優勢保持在2個球,后防線上斯通斯,費爾南迪尼奧,津琴科,拉波爾特說實話發揮都不讓人感到滿意。而到了伯納烏的第二回合比賽中,曼城又是在先進球的情況下后防線接連失球,最終球隊只得飲恨出局。相比較之下,皇馬這邊盡管在第2回合中羅德里戈打進2個球,但是最終被評為最佳球員的是庫爾圖瓦,所以足見防守端的表現在杯賽尤其是淘汰賽中的關鍵,所以我認為哈蘭德的到來可以讓曼城在進攻中有更穩定的輸出,但是如果想在歐冠賽場有所突破,關鍵問題是防守。
嚴俊:曼城歐冠至今未能奪冠有多方面因素,瓜迪奧拉功虧一簣的方式花樣百出,有時候甚至只能用“玄學”來解釋。哈蘭德到來,能改善進球這關鍵一環,畢竟這種純粹射手的進球靈感,是代班的“假9號”們無法取代的。但曼城歐冠折戟的原因不止在進球這一環,以往多次10分鐘內連丟2球、20分鐘內連丟3球,哈蘭德再能進,也救不回來吧……
只能說哈蘭德到來能進一步增加曼城的奪冠希望,但何時奪冠,沒有答案。
潘采夫:歐冠與聯賽不同,歐冠在實力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偶然性,瓜迪奧拉這樣的純理想主義者在杯賽上吃虧,歐冠也有點“欺生”,對于暴發戶來講有一個突破的過程,一旦邁過了門檻,也就成為真正的豪門了。引入哈蘭德未必就能穩拿歐冠,但這是邁向豪門的一大步,是可以確定的。
李暘:不,引入哈蘭德不能成為曼城在歐冠賽場完成關鍵突破的必要條件。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是,2012-2022賽季八分之一淘汰賽兩回合皇馬對巴黎圣日耳曼、四分之一淘汰賽兩回合皇馬對切爾西、半決賽兩回合皇馬對曼城,本澤馬都在關鍵場次當中貢獻了關鍵進球,從而凸顯出一名能決定比賽走向的中鋒,對球隊的作用。但也要看到,皇馬前衛線和后衛線具有強大的相持能力,這一點尤其重要,然后才是比賽中迅速創造機會和把握機會的能力。相持能力包括攻守兩端的專注度、穩定性和心理適應性,后兩點曼城在兩回合對皇馬的比賽中沒有得到太多體現。指望引入哈蘭德去抹平這一點,那就很牽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