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謝銳報道 韓國棋院所屬棋手的獎金收入均為透明,最可能讓棋手收入背靠背的圍甲聯賽也是由韓國棋院統管,每盤棋輸贏的報酬標準均為固定。上半年六個月過去,申真谞九段以7.76億韓元(約合400萬元人民幣)的進賬名列第一,但第九名和第十名獎金收入即在1億韓元以下,第十名樸永訓九段5900萬韓元,平均每個月僅有1000萬韓元。
申真谞九段上半年49勝6負,勝率為89.09%,在世界大賽中贏得第26屆LG杯、農心杯5連勝并終結比賽;在國內比賽中實現最高棋士戰三連冠,在韓國圍棋聯賽中以27連勝的戰績評為歷史上第一個亞軍隊所屬的MVP稱號。
通算其6個月的獎金收入為7.76億韓元,有望連續3年突破年獎金10億韓元。相當于每盤棋1400萬韓元(約合7.23萬元人民幣)。下半年還有已經確定舉行三星杯賽以及可能舉辦的應氏杯決賽(冠軍獎金40萬美元,約合5.2億韓元),申真谞有望沖擊2014年李世石九段創下的年度最高獎金(14.1億韓元)紀錄。
等級分排名第二的樸廷桓九段獎金榜亦排第二,2022年他連續在牛膝鳳爪杯和麥馨杯中奪冠,并且率隊奪得韓國圍棋聯賽冠軍,半年獎金3.25億韓元(約合168萬元人民幣)。
排名第三至第十的棋手及半年獎金依次為:卞相壹九段1.92億韓元,申旻埈九段1.70億韓元,元晟溱九段1.52億韓元,李東勛九段1.41億韓元,崔精九段1.04億韓元,金志錫九段1億韓元,樸鐘勛六段5980萬韓元,樸永訓九段5900萬韓元。十強中,共有8人獎金超過了1億韓元。獎金排名十強的總額為20.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73萬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加9000萬韓元左右。
排名第九和第十的棋手月獎金1000萬韓元以下,這還是稅前。對比2021年韓國人均GDP3.51萬美元(約合4552萬韓元),這個收入真不能算高。
截至2022年6月為止,韓國棋院職業棋手高達407人。其中,男棋手329人,女棋手78人。因韓國棋院為職業棋手為主體的財團法人制,為保障每位職業棋手利益,任何一項比賽都盡可能地照顧到最大多數棋手參賽,設置為預選、本賽(或循環圈賽)、決賽,都發放對局費,這也直接導致棋戰預算分流,冠軍獎金偏低。目前韓國冠軍獎金最高的GS加德士杯、最高棋士戰為7000萬韓元,就連層層打通關的YK建設杯冠軍獎金也不過5000萬韓元。
韓國圍棋聯賽亦如此,說是聯賽,但實則是大鍋飯,每盤棋勝者對局費130萬韓元,敗者40萬韓元,不出場者還有10萬韓元補貼。可謂大水漫灌,雨露均沾,好處在于棋手們都有棋下,常青樹層出不窮;壞處則是優勝劣汰偏緩,中老年棋手遲遲不退出一線,就算在養老,而不是競技。
財團法人體系最終都如此,日本棋院尤甚,大批年老棋手定期去下下棋、勝負與外界無關,能領對局費就行,甚至代代相傳飯圈化。這種圍棋紅利,還能吃多久,不好預料,但既然走的是競技路數卻又脫離競技適者生存的規則,韓日圍棋大鍋飯肯定有走到頭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