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抱定一大四小不用雙內線?
為什么我們的失誤那么多?
為什么一定要用胡明軒?
杜鋒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周琦下賽季應該去哪兒打球?
中國隊最強陣容名單是什么樣的?
你看好中國男籃能重返奧運會嗎?
中國男籃能在世界杯前歸化球員嗎?
你對男籃的信心指數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本期節目邀請到體壇周報國內籃球記者邵化謙,一同問診中國男籃。
管維佳:Are you ready?歡迎來到《體壇籃球秀》~!咻咻~咻咻!誒~大家好!中國男籃的亞洲杯之旅呢……就這么戛然而止了。
殳海:雖說不是實力的問題導致了失利,但需要總結的地方肯定是有。
管維佳:嗯嗯,既然是總結,今天就準備了一些問題,從這屆比賽到中國男籃現如今所面臨的選擇和處境,咱們本期能不能問出9個問題(詳情請至音頻收聽),應該差不多吧?接下來就一起看一看。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一直在用“一大四小”和“三后衛”?(為什么不用“雙塔”以利用身高優勢壓制對手?)
邵化謙:我個人感覺,杜鋒指導應該留有一些后手,或者說,留有一些預案,因為呢,眾所周知,杜指導是一位比較喜歡用小陣容的主教練,無論是在聯賽中,“雙小外”的配置,還是在國家隊,他也是所謂“打快”,所謂“用一個內線”,外線配一些具備“單兵防守能力”以及“推轉換進攻能力”的球員,這是他喜歡的方式,但是呢,杯賽的淘汰賽,其實只有40分鐘的時間,首先就要做好預案,比如說,咱不得搶一開局嗎?
王哲林,他是鐵定的首發,但大家也能看得出來,周琦首發是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所以說,是不是可以在比賽一開始讓周琦首發來搶開局呢?或許杜指導是覺得周琦的狀態還沒有完全恢復,一旦打首發的話,體能會消耗太快,當然了,不清楚啊,我只是提出一個觀點,我認為是可以有變招的,畢竟是單敗淘汰賽,是最有希望出現“出奇制勝”的溫床,就40分鐘,你啪來一變招,對方還來不及反應呢,這比賽你已經贏了,對吧?而至于說“雙塔”,不試一試怎么就知道呢!
殳海:然而在我看來,就像管老師之前所說,在籃球世界的食物鏈當中,本質就是“前鋒吃后衛、中鋒吃前鋒、后衛吃中鋒”,之所以周琦在面對黎巴嫩隊的時候很無敵,是因為黎巴嫩隊的內線實際上只有前鋒,當周琦一個人就能發揮出這么大的破壞力的時候,為什么還要犧牲空間、犧牲速度、犧牲固有的比賽方式,然后去嘗試呢?我非常不支持“不試一試怎么就知道呢”的說法,淘汰賽不是讓教練去試試的!
對于杜指導來講,他怎么可能在一場生死戰里去嘗試一些他不熟悉且沒那么信任的方式呢?所以說,“三后衛”這個事情是“被迫”的,他這么做是想要保持住場上的速度和防守的侵略性,咱們這次的陣容不是缺少前鋒嘛,為了維持球的運轉,為了維持比賽的速率,就得用更多的后衛上場。只能說,站在一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角度去“斥責”杜指導是非常容易的……對于整個比賽而言,“雙塔”這個事情……第一呢,不符合杜指導的哲學!第二呢,人員配置不支持!第三呢,淘汰賽從落后到追回再到反超,在那個時間點上,去試“雙塔”可以說是沒有道理的!
管維佳:呃,咱們第一個問題就準備爭論半小時嗎?(詳情請至音頻收聽)……行吧,就先聊到這兒啊,感謝邵化謙老師的做客,也感謝各位朋友們一直以來的關注與收聽,咱們下期《體壇籃球秀》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