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0比0戰平日本,對于國足選拔隊的年輕球員來說不啻于一場勝利。從比賽開始前球隊的哀兵之勢來看,國足把力拼對手、避免提前繳械作為本場比賽的核心思路,并且圍繞這個思路制定了全場高壓緊逼的戰術。而從實際情況看,這個戰術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讓對手全場比賽沒有能夠連續形成對國足球門的巨大威脅,并且最終頑強的拿下了這一分。緊逼高壓戰術得以成型,上一場比賽迷失的核心朱辰杰和戴偉浚也找到了比賽的節奏。
首場0比3不敵韓國,讓國足的壓力重新大了起來,在困難的局勢下,最理智的調整就是將球隊的戰術從進攻為主調整為防守為主。來自前南的主帥揚科維奇從來不會放棄進攻,但在中日兩隊巨大的實力差距之下,他也只能順應形勢,展開了針對性的防守訓練,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對逼搶戰術的強調。23日中午,揚科維奇在國足球隊的戰術分析課當中將日本隊與中國香港隊的賽事集錦講解給國足全隊,關鍵的目的是展示逼搶對日本隊員造成了壓力。揚科維奇還表示,國足球員們要敢于壓出去打,任何一支球隊在高壓逼搶面前都更容易失誤。
事實證明,揚科維奇的這些分析在比賽中全部命中。開場之后,國足在中場就主動同日本隊員加強身體接觸,用鏟搶和攔截來阻斷對手的連續傳球。在防守當中,方昊和陳國抗兩個邊路球員不再回退到禁區內,而是與中場中路球員夾搶對方持球人。而在禁區前,吳少聰、朱辰杰和蔣光太的位置也向外擴張了不少,一切以有效地打亂日本隊節奏為目的。針對性戰術的效果是不錯的,日本隊開場連續進攻未果后,比賽就進入了僵持和膠著的局面,而宮市亮在國足防守的左側只能不斷單純依靠速度突破溫家寶的身后。
下半場比賽,國足的打法更加堅決,從前場就對日本隊展開逼搶,最終為球隊拿下了超過4成控球率,比起首戰韓國來說是個巨大進步。場上的一個瞬間很能體現球員們拼勁和堅決性:第77分鐘,日本隊后場拿球,剛剛上場的劉祝潤從拿球人中谷進之介得球后就一直近距離逼搶,最終不僅把球防出界外,還制造了對手的犯規。雖然雙方射門數之比是2比18,但日本隊7次命中目標的射門都沒給韓佳奇制造首場那樣的危險情況,反倒是幾次偏出球門的進攻驚出國足一身冷汗。
戰術得當之后,國足隊中的核心也不再迷失,特別是朱辰杰和戴偉浚踢出了不錯的比賽。上一場比賽,朱辰杰打進烏龍還在防守中多次漏人,成為輿論批評的焦點;但這場在明晰了職責之后,他不僅在防守端幾乎沒有太多的問題,還在第81分鐘利用一次角球形成了國足全場最有威脅的射門。戴偉浚上一場在前場被韓國隊員限制了出球和傳球,失誤率相當高,而這場他制造了三次威脅球,展現出應有的高水平。
高壓逼搶曾經是國足在12強賽當中最大的短板。在李鐵和李霄鵬的治下,國足不僅屯兵中后場不給對手進攻球員壓力,在面對對手的高壓逼搶時更是輕易丟球,成為了12強賽球隊遭遇滑鐵盧的主要原因。而在揚科維奇的治下,國足的戰術在這方面做出了針對性調整,對日本隊持球人的上搶也有模有樣,盡管球員的個人能力還不足以支撐全場的連續性高壓逼搶,但至少本場比賽做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