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報道
克羅地亞當地時間昨天(24日)下午,中國2001年齡段U22國奧隊在與此番克羅地亞拉練期間所進行的最后一場克甲對抗賽中,出人意料地以1比0擊敗了目前的聯賽“領頭羊”、沖超在望的NK魯德斯隊。勝利讓國奧隊上下終于徹底卸下了包袱,同時也對未來兩場與克羅地亞同齡國字號隊伍的熱身賽更加期待。不得不說,國奧隊此番在克羅地亞拉練后期能奏出凱歌,與先前為期半個月的比利時拉練有很大關系,甚至可以說,比國拉練成為了這次國奧隊歐洲拉練中的一個轉折點。

①連續不勝引發爭議
中國國奧隊自3月10日抵達薩格勒布、展開此次歐洲拉練以來,前期一直在克羅地亞,除了與聯賽級別相對較低的隊伍進行熱身賽之外,在轉戰比利時拉練之前總共參加了5場與克羅地亞甲級隊的對抗賽,除了以4比4戰平NK索林隊之外,其他4場比賽全部告負。再加上在3月下旬的國際足聯指定的國家隊比賽窗口期中先后負于波黑U21國青隊以及黑山U21國青隊,國奧隊整體戰績不理想。消息傳到國內,從上到下都對這支國奧隊“倍感失望”,特別是網上出現了各種負面傳聞,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傳染給了遠在克羅地亞的國奧隊。
實際上,一方面,由于國奧隊在克羅地亞期間無論訓練還是比賽,國內都沒有親眼所見,對國奧隊在克羅地亞的真實情況并不了解,更多地僅僅只是根據一個熱身賽的比分來做出各種猜測與判斷,難免不會產生誤導。實際上,國奧隊之所以在前期連續輸球,首先就是記者在先前報道中所提及的很重要一個情況即人員不整,盡管國奧隊對外公布的名單是29人,但實際前期抵達的球員就只有22人,甚至守門員就只有一人,球隊不得不臨時從克羅地亞本國找來當地的門將來幫著陪練。而且,這期間,球員的傷病等不斷出現,不少球員的傷病并不是在克羅地亞的訓練和比賽中出現的,而是到國奧隊報到時就是帶著傷病,來到國奧隊后首先需要治療、養傷??梢哉f,這一段時間里,國奧隊的人員嚴重不整。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的不對稱加劇了對國奧隊的各種“不信任”,甚至開始懷疑此次歐洲拉練的必要性。
第二,不得不說的是,相比去年下半年第一次前往克羅地亞拉練、過招克甲球隊,今年再赴克羅地亞拉練同樣與克甲隊伍交鋒時,一個現實情況是:克甲隊伍對與國奧隊進行對抗賽的重視程度遠超去年!至少到現在為止,記者所看到的克甲隊伍無論是在首發陣容的派遣、整個比賽中的認真態度、甚至裁判的“主場哨”等多個方面來說,都是無可挑剔的。而且,對國奧隊來說,記者反而認為是一件“好事”!既然是比賽,不管是正賽還是熱身,只有與強手過招,才能真正提高自己,拘泥于熱身賽中的結果和比分,隊伍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提高。如果只是追求比分好看,找更弱的第三或第四級別熱身似乎更合適,但對著眼于提高與未來大賽的國奧隊自身而言,意義又何在?

②比國之行提升信心
在克羅地亞進行了一個月左右的拉練之后,國奧隊在外界的爭議之中抵達了比利時。盡管首仗同樣以1比2輸給了魯文U23隊,但在隨后的兩場比賽中,國奧隊連續取勝,一下扭轉了隊內的氣氛。盡管隨后也曾以2比5負于安德萊赫特U23隊,但在這次比利時拉練卻極大地提升了隊伍的信心和士氣。
與克羅地亞期間的人受傷對手相比,因為克國對手全部都是成年隊,對手出戰的球員幾乎都是“老油條”,雖然年齡偏大,但比賽經驗極為豐富。而到比利時之后,與國奧隊對陣的幾乎全部都是同齡球員、或者是年齡稍微小一兩歲的球員。恰恰是在與這些同齡隊員的比賽中,國奧隊員發現:原來與克甲對手熱身還是有幫助的,與歐洲的同齡球員相比,“至少可以一打”。也就是說,先前在克羅地亞一個月的拉練雖然輸球,但畢竟在年齡、比賽經驗等各方面都不占優,加上整體實力上有一定差距,輸球屬于正常情況。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次比利時之行,重新讓隊員們建立起來了信心。再加上從比利時回到克羅地亞薩格勒布之后,包括像哈力克、劉祝潤以及在海外的李賢成、王博文、何小珂等人的加盟,再加上不少傷病球員徹底康復,使得國奧隊的人員相對較為齊整,這也使得國奧隊能夠逐漸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重新鼓足干勁、投入到與克甲對抗賽的后半程比賽之中。
所以,國奧隊在前往比利時之前,5場克甲對抗賽的總戰績為1平4負,一勝難求。而在比利時回到克羅地亞之后,7場克甲對抗賽的成績為2勝2平3負。成績方面有明顯的提升。不止于此,即便是像有一場大比分輸球(0比4負希巴利亞隊),球員們在比賽中的發揮也還是不錯的,只不過實在是因為無法適應泥濘的場地而導致大比分輸球。而在這場大比分輸球之后,國奧隊隨即就以4比1大勝對手,徹底扭轉了形勢。

③隊伍進入良性競爭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隊伍從比利時返回克羅地亞之后,教練組在整個訓練方面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整與部署,尤其是訓練中加強了戰術訓練與強度訓練,而且針對比利時拉練期間所暴露出來的問題。近期熱身賽中的結果以及比賽的過程,都充分說明了這一段時間的訓練是有效果。
除此之外,國奧隊教練組在從比利時回到克羅地亞之后,針對人員基本到齊的現實,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將目前在克羅地亞的近30名球員按照位置一分為二,而且不是按照主力或替補來劃分。兩個小組一組參加一場比賽、連續兩天各進行一場比賽。這就使得兩組之間形成了一種“競爭關系”。而且,教練組不再按名氣或是否在中超聯賽中能夠打上主力等來區分,就是看訓練狀態與表現來確定參加克甲對抗賽時的首發。這也極大地調動了球員的積極性。
一個比較能夠說明問題的情況是:去年下半年,國奧隊在參加與克甲對抗賽的最后6場比賽中連續輸球,尤其是最后兩場均以大比分失利。當時,記者就有一個深刻的感覺,即隊員們明顯“疲了”,或許是很快就要結束拉練、返回國內了,所以隊員們多少有些“心不在焉”了。但是,這次隨著國奧隊結束最后一場克甲對抗賽,雖然也曾出現過像“過山車”那樣的情況,從大比分輸球到大比分贏球,但最后三場2勝1平,隊員們反而更有斗志!這就足以說明,國奧隊從比利時回到克羅地亞之后所采用的一系列調整措施是有效果的,而且,國奧隊員們通過比賽也確實是“長球了”。
盡管在去年下半年的12場克甲對抗賽總成績為3勝1平8負,而今年的12場克甲對抗賽總成績為2勝3平7負,相差并不大,但是,這一次國奧隊在歐洲為期3個月的拉練至少到目前為止是有效果的,進步也是明顯的。接下來,國奧隊將繼續展開備戰,準備與克羅地亞同齡國青隊的兩場比賽。這兩場比賽或許也可以說是國奧隊此次歐洲拉練結束之前的最后“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