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曹亞旗
布達佩斯田徑世錦賽的最后一個比賽日,晚間還要決出7枚金牌,但中國田徑隊的成績已經鎖定:獎牌榜上中國隊獲得兩枚銅牌(馮彬的女子鐵餅和鞏立姣的女子鉛球),積分榜上中國隊總分33分。
同為亞洲對手的日本隊也沒有運動員進入決賽,但他們獲得了1金1銅,積分是37分,無論在獎牌榜還是積分榜上都正好領先中國隊。還有個不能忽略的細節,最后一天印度隊還要在兩項決賽中出場,尤其他們闖進了男子4x400米接力的決賽——卡塔爾的巴希姆獲得男子跳高銅牌并不讓人意外,但菲律賓的奧貝納奪得男子撐高跳銀牌,巴林的阿德科亞奪得女子400米欄第四名,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兩枚銅牌,是中國田徑隊最近20年來參加世錦賽的最差成績,和2003年巴黎世錦賽時的兩枚銅牌持平(當時7個前八積分是26分)。所幸,中國田徑這次還有馮彬和鞏立姣;遺憾,中國田徑這次只有馮彬和鞏立姣——兜兜轉轉,中國田徑仿佛又回到了起點,提及奪金點,就離不開女子投擲類項目和男女競走。
說這是布達佩斯慘案?好像也談不上,畢竟還是有9人次獲得了積分(前八),而男子項目除了未能奪得獎牌,依然貢獻了4個前八——男子三級跳朱亞明第四方耀慶第六,男子跳遠王嘉男第五,男子撐桿跳黃渤凱第六。
但和預期的成績相比,差距可能就有點大了。畢竟,中國田徑隊2021年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2金1銀1銅,2022年在尤金世錦賽上拿到2金1銀3銅(13個前八積分63分),而這兩次大賽所有的獎牌獲得者都參加了本次布達佩斯世錦賽,最終只有2銅入賬,反差明顯。
這種反差更直觀的反應在中日PK上,但這次對手的威脅來得有些猛烈:
近幾年屢創輝煌的中國短跑隊集體缺席世錦賽,在男子百米和4x100米接力這樣的黃金項目上,決賽時看到了日本隊的薩尼布朗和他領銜的日本接力隊;
劉詩穎在東京奧運會上幫中國奪得女子標槍金牌,本次世錦賽第六(61米66也是賽季最佳),冠軍則是日本的北口榛花的66米73,后者保持著今年該項目的世界最好成績67米04;
劉翔退役后中國在男子110米欄上的競爭力下滑,但這次日本選手泉谷駿介獲得第五名,他們共有三名選手闖進了半決賽;
男子跳高最近10年也是中國的一個優勢項目,曾涌現出張國偉、王宇這樣的名將,本次世錦賽中國隊未參賽,日本選手赤松諒一獲得第八;
競走是中國的傳統優勢項目,曾出現過楊佳玉和劉虹一起打破女子20公里競走世界紀錄的壯舉,但在布達佩斯只有馬振霞女子20公里第七名,其他中國出戰的男女選手均無人進入前八,但日本則奪得男子35公里的第三和第六,還有女子35公里的第七名。
這么對比下來的話,中國田徑隊這次的滑坡幅度就有些大了,尤其馬上就要進行杭州亞運會的比賽,如果不能在家門口實現強勢反彈,那對于備戰巴黎奧運的信心也會受到影響——上屆雅加達亞運會的田徑賽場,中國和巴林都奪得12枚金牌,日本是6枚金牌。
當然,世錦賽上中國運動員也有值得肯定的發揮:馮彬多次改寫自己的賽季最好成績,最終以68米20奪得女子鐵餅銅牌,也是她個人的歷史第二好成績,去年她曾投出69米12一舉摘得尤金世錦賽金牌,堪稱大賽型選手了;王嘉男去年在尤金以8米36絕殺摘金,今年預賽最后一跳8米34絕殺晉級,有“比瘋”的潛質但發揮欠穩定;鞏立姣盡管只是獲得銅牌,但19米69是她本賽季第二好成績,34歲的老將9屆世錦賽8枚獎牌,無可指摘;黃渤凱未能獲得男子撐桿跳的獎牌,但5米75的成績平了自己的最好成績。
只可惜,這樣的名場面對于中國運動員來說出現的少了點,而且從始至終未能奪得冠軍,結束了連續8屆世錦賽有金牌入賬的歷史,加上短跑、跨欄、跳高和跳遠這些關注高的項目上中國隊缺席較多,中國隊整體比得確實有些 “憋悶”。
所以,從成績來看,中國田徑確實掉入最近20年來的谷底;從前景來看,則并不像成績反應的那么悲觀。
最后多說一句,2003年巴黎田徑世錦賽中國隊的兩枚銅牌,是劉翔的男子110米欄以及孫英杰的女子萬米;次年在雅典奧運會上,劉翔獲得110米欄冠軍,和孫英杰攜手出戰的邢慧娜獲得女子萬米金牌。
20年后在布達佩斯,再次以兩銅收關,那一年之后的巴黎奧運會上,中國田徑能否谷底反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