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杭州報道
繼中國男足U24亞運隊兩連勝提前鎖定淘汰賽席位后,中國女足于9月22日也正式在本屆杭州亞運會上亮相,16比0大勝蒙古隊的結果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滿意,當然對中國女足而言,目標并不僅僅是大勝取得小組出線權,而是展現出奪取金牌的壓力。與蒙古的比賽無疑是一場很好的演練,特別是進攻端的各種套路與射門。
中國女足在亞運備戰集訓期間沒有安排國際熱身賽,來到杭州前只是與蘇州當地的U15男足進行了一場內部教學賽,某種程度上亞運會小組賽對陣蒙古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比賽更像是兩場正式的國際熱身賽。通過這兩場小組賽,球隊可以更好地磨合并且讓球員們找找進球的感覺。亞洲女子足壇的發展依然相當不均衡,在澳大利亞不參加亞運會的情況下,中國女足最主要的對手仍是日本隊、韓國隊以及朝鮮隊。小組賽不止是對中國女足如此,對其他三強也都算是淘汰賽硬仗之前的熱身。
對中國女足而言,亞洲的比賽對于后防的壓力會小不少,但進攻端的壓力更大,因為要贏球取得好成績還要贏得漂亮,就必須要在比賽中進更多的球。與蒙古隊的比賽,在世界杯上一直被固定在中后衛位置上的隊長王珊珊也重新回到了鋒線,和王霜一起司職雙前鋒。在主帥水慶霞442的基本陣型中,中國女足實戰中的隊形更像是244,兩側的邊后衛和邊前衛同時前壓大膽投入到進攻之中。開局僅僅1分多鐘,王霜就利用個人能力上的優勢率先打開了進球賬戶,這之后中國女足的進球如麻,甚至在場邊都來不及進行完整記錄。
其實首戰的首發也未必是中國女足的最強陣容。在中場方面代表女足出場次數最多的張睿本場就沒有出場,水慶霞而是嘗試了沈夢雨與楊莉娜的組合,其中沈夢雨取代了張睿的位置。而在邊路,重返國家隊的17號閆錦錦則被安排在右前衛位置上,同時劉艷秋作為右后衛的首發,整條右路全部換人,恐怕也是因為對手弱更能夠發揮兩人進攻能力強的特點。中后衛方面,在將王珊珊解放之后,汪琳琳和姚偉搭檔,這大概是目前可以組成的最強組合了。但因為對手實在是太弱,兩人組合根本就沒有受到任何考驗。
這個以老帶新的陣容因為對手實在太弱,很難說效果究竟如何,但至少在進球數方面看上去很不錯。特別是重回鋒線的王珊珊在第7分鐘接到閆錦錦右路的下底傳中,推射幫助中國隊將比分改寫為2比0,重新找回了進球的感覺。之后她又接王霜的直塞球梅開二度,王炸組合重出江湖,隨后她也助攻劉艷秋完成重返國家隊后的首個進球。
應該說中國女足賽前所有想通過實戰進行檢驗、考察的東西,基本都達到了目的。在這種情況下,上半時就以8比0領先的中國隊半場之后就連續換人,竇加星換下姚偉和汪琳琳一起司職中后衛,烏日古拉木入替王珊珊司職中鋒、姚凌薇換下楊莉娜,包括60分鐘之后王霜下場由18號歐懿垚入替等等,替補出戰的基本都是代表國家隊出場次數有限的球員。水慶霞的意圖也很明顯,就是讓更年輕的球員在正式大賽中得到鍛煉機會,通過半場比賽來體驗國際比賽的感覺、感受亞運會的氛圍。而像張琳艷、張睿包括海外歸來的李夢雯等核心球員,始終在替補席上看隊友們戲耍對手。最終,中國女足以16比0的大比分取勝。
對中國女足而言,在經歷了世界杯小組賽最后一場大比分失利之后,能夠以一場大比分勝利來重啟亞洲之旅,至少能夠在心理上給隊員以安慰,因為任何調整都不如用實戰中的勝利效果更為明顯。而且通過這場比賽,讓女足姑娘們能夠清醒地意識到:中國女足現在是重新回到亞洲來了,在亞洲范圍內盡管有強敵,但我們自身并不差,可以和任何亞洲對手一戰。這種心理的暗示不僅對中國女足打好亞運會接下來的比賽有現實意義,也將有助于建立信心、去迎接隨后的巴黎奧預賽。
在打完了與蒙古隊的比賽之后,中國女足28日對陣烏茲別克斯坦隊的比賽又將是一場“熱身賽”,可以繼續放開手腳進行各種嘗試,以便在未來的1/4決賽中找到最佳組合,并亮出最強陣容。因為從淘汰賽開始,中國女足才有可能會遇到真正的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