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記者李婷評述
在多哈和吉隆坡,國乒和國羽分別開啟了2024賽季的征程,區別是,國乒包攬全部五項冠軍,國羽摘得五項中的兩金,但若就此展望六個月后的巴黎奧運會,并不意味著國乒就能在五金路上一帆風順,也不意味著國羽在兩金之外沒有機會。
中國乒乓球隊和中國羽毛球隊,雖然都是國字號的夢之隊,但前者是國球,是各級賽事中的常勝將軍,東京奧運會雖然男女團體奪冠優勢顯著、男女單打也包攬冠亞軍,但丟掉全新設置的混雙金牌已經足以讓人訝然,巴黎奧運周期誓要在原本優勢的基礎上夯實混雙實力。
而后者在倫敦奧運會成就五金輝煌后逐步走低,里約和東京兩個奧運周期都遭遇到不小的困難,但還是能夠保持在這兩屆奧運會上分別摘得兩金,來到巴黎奧運周期,中國羽毛球隊整體形勢回暖,剛剛過去的2023賽季成績也是一路走高,五個單項雖然有強有弱,但卻也都是巴黎奧運的奪金點。
新賽季伊始,是奔向巴黎的沖刺期了。WTT球星挑戰賽多哈站,國乒表現異常強勢,男女單打分別包攬四強,混雙和男雙也成功會師決賽,女雙決戰雖是外戰,但也沒有讓冠軍旁落。
而這其中,錢天一/陳幸同和梁靖崑/袁勵岑的女雙、男雙冠軍是國乒各種搭配組合下硬實力的體現,王楚欽/孫穎莎的混雙金牌是國乒在該項目上的最強保障,王楚欽和孫穎莎又分別拿到的男單和女單冠軍則是新一代年輕選手強勢的宣言。
但這樣的大包大攬不代表國乒沒有對手沒有隱患。混雙日韓等隊伍的組合還是虎視眈眈,女單日本選手還是頗具威脅,男單亞歐對手也還會多點開花。我們自身,王楚欽和孫穎莎身兼多項的能力保證、馬龍和樊振東的身體狀況、陳夢和王曼昱的比賽空間,也都是還可以細化的地方。
再來看羽毛球,1000級別的馬來西亞公開賽,國羽憑借梁偉鏗/王昶和劉圣書/譚寧兩對年輕組合摘得男雙和女雙桂冠,男雙在去年重登世界第一后,終于不再是前兩年的短板,劉圣書/譚寧和張殊賢/鄭雨的決賽會師,終于讓女雙不再只是依靠陳清晨/賈一凡打天下。
石宇奇雖然在擊敗阿塞爾森后沒能再進一步摘得桂冠,但即將重回世界第二也是對他、對男單的鼓舞,畢竟林丹、諶龍之后,男單是真正缺乏一個絕對能力者,石宇奇在最好的時候因傷戛然而止,李詩灃去年亞運會奪冠后也沒有持續爆發,但石宇奇逐步的回歸也算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看起來并不優勢的項目站上冠亞軍領獎臺,反倒是在東京奧運會奪冠的混雙和女單在本站與決賽無緣。鄭思維/黃雅瓊的默契能力毋庸置疑,但年齡和傷病或許會有所影響,黃東萍/馮彥哲能夠及時補充,但兩人的配合依然不足夠穩定,蔣振邦/魏雅欣快速成長,但還需更多比賽進行檢驗。
女單看的還是陳雨菲,只是這一站陳雨菲輸給了老對手戴資穎無緣決賽,縱然張藝曼也殺入四強,縱然韓悅在去年年底表現優異,縱然何冰嬌排名也一直比較靠前,但還是只有陳雨菲真正值得信賴,只是她何時才能回到東京奧運會時的高點?
中國乒乓球隊,居安需要思危,思危才能真正居安。
中國羽毛球隊,也需精益求精,真正取了長補了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