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多哈報道
22日中卡之戰(zhàn),傷愈的韋世豪終于登場。但在67分鐘的比賽時間里,他依然沒有改變中國隊的命運,盡管他是此役獲得射門次數(shù)最多的中國球員,“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一些機會,但自己沒有把握住,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在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場亞洲杯比賽中,就品嘗到0比1失利的苦果,但很可能,苦果并不只局限于一場輸球。
賽前,人們猜測韋世豪可能出場但不會首發(fā),畢竟他有太長時間是在養(yǎng)傷,而且,是在比賽前兩天(20日)才開始動球。“我就同全隊練習了兩天,因為傷一直沒怎么好,還是咬牙堅持踢了一場。”而最終被列入首發(fā),也從一個側(cè)面凸顯出國家隊對他的需要。實際上在20日那天,揚科維奇所演練的首發(fā)鋒線,還是張玉寧搭配林良銘。但就在21日賽前最后一練開始前,他把韋世豪和劉洋單獨叫到一起,拿出Ipad演示重新制定好的戰(zhàn)術策略,在那時候,韋世豪其實就已有預感,次日刷卡之戰(zhàn),他大概率得要率先出擊。
他的表現(xiàn)也的確是頗有亮點。不到8分鐘,他就和林良銘、張玉寧打出精妙配合,但后排插上的射門偏出。而在第36分鐘,吳曦的一次似射非射,幫助韋世豪在成功反越位之際,覓得一次直接面對守門員的機會,但他的推射直接賽義德·希布擋出。而在上半場結(jié)束前,他又爭到一次近距離的頭球機會,可惜皮球直接高出橫梁。
“要是能不受傷的話能多踢幾場球吧,反正也是盡自己全力了。”賽后,韋世豪有些懊惱地說,“機會都創(chuàng)造出來了,就是自己沒有打進去。”這個問題,其實也不只是困擾到韋世豪一個人,揚科維奇賽后同樣指出,“我們的球員有能力,情境下創(chuàng)造出了機會,包括陣地戰(zhàn)、運動戰(zhàn),定位球。特別是上半場,我們有4個100%的機會,在這個水平下,確實沒有哪支隊伍能夠這么錯失機會……”
但畢竟是個人的第一場亞洲杯比賽,韋世豪覺得,到了實戰(zhàn)場上,也沒有與想象中不太一樣。“唯一的遺憾點,就是如果能進一球,哪怕拿到一分,也許出線幾率更大。”但回首起本屆亞洲杯,他也有些無奈,“三場比賽下來,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第一場比賽的進球被取消,在第二場比賽,對方紅牌也沒有給,而我們也沒有絕對實力贏下黎巴嫩。在那種五五開的情況下,在比賽中,這些(情況)也沒有帶來任何的幫助。”
然而,3場2平1負外加零進球的表現(xiàn),對比以前在U19亞青賽、U23亞洲杯和雅加達亞運會,也算得上韋世豪國字號生涯一次不堪回首的經(jīng)歷。他說,“辛苦球迷大老遠來看球,來到多哈支持我們,確實是我們踢得太臭了。”可看過亞洲杯小組賽下來,他又感覺到中國隊正面臨的巨大危機,“我覺得現(xiàn)在的中國足球是全面落后,無論和什么球隊踢比賽,我們已經(jīng)沒有任何優(yōu)勢。現(xiàn)在,所有(亞洲)球隊都在進步,然而,我們是在原地踏步。”
可當記者向他提出“你認為原地踏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時,他又在哽咽中無言,“這個原因……我也總結(jié)不了……我只能說,這一頁注定要翻過去,后面還要把世預賽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