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3月3日,新賽季中超聯賽首輪聯賽全部戰(zhàn)罷。雖然各方都在有意無意地回避著“中國職業(yè)聯賽三十周年”這個話題,但至少在首輪比賽中,各隊還是展現出了不少積極向上的東西,至少在三個方面表現出了可喜之處。當然,沉疴痼疾仍在,也非一日之內便可徹底解決。
①可喜一:節(jié)奏加快 對抗增強
新賽季中超聯賽的開幕式在上海浦東足球場展開,揭幕戰(zhàn)中,上海海港與武漢三鎮(zhèn)的比賽應該算是一場比較有質量的比賽。最明顯的一點直觀印象就是雙方攻防轉換的節(jié)奏明顯要較上賽季絕大多數的場次快很多。因為沒有明確而具體的數據支撐,或許這樣的說法顯得力度不夠,但是,幾乎是同一時間,升班馬青島西海岸隊主場與河南隊的比賽,雙方轉守轉換的節(jié)奏就顯得拖沓,而且,雙方球員在比賽中的回傳、橫傳偏多。
在海港與三鎮(zhèn)賽后,雙方主帥都在解釋各自的要求,即一直要求盡快將球快速向前,而且最好是有組織地、有想法地向前,即便是出現失誤,也是整個球隊逐漸實行教練戰(zhàn)術時的過程中。這或許也就解釋了海港和三鎮(zhèn)緣何在比賽中明顯節(jié)奏加快的原因,根本還是教練敢于要求、球員在場上堅決執(zhí)行,減少回傳、橫傳后,球隊向前由守轉攻的節(jié)奏自然也就加快了。
其實,不僅是海港與三鎮(zhèn)的比賽,在揭幕戰(zhàn)之前率先展開的泰山對陣亞泰的比賽中,泰山之所以能夠一度以4比0領先,并不僅僅只是外援表現出色的問題,而是在于整體的攻守轉換節(jié)奏明顯要快于亞泰,因為泰山在先前出戰(zhàn)了亞冠聯賽后,以亞冠節(jié)奏來對付亞泰的中超節(jié)奏,后者自然也就難以適應。同樣,成都蓉城在對陣青島海牛的比賽中所展現出來的節(jié)奏明顯也要快于對手,甚至超過2023賽季。
從中超開幕的超級杯開始,海港與申花雖然技戰(zhàn)術含量并不是很高,但節(jié)奏方面明顯要超過去年。這其實是一個好跡象。在觀看了年初的亞洲杯之后,各方都感受到了亞洲足壇當下的攻守轉換節(jié)奏、身體對抗等,也都坦言中國足球現在的技戰(zhàn)術水平下滑過快,其中最為根本的一點就是節(jié)奏偏慢。而新賽季中,部分場次尤其是新賽季中公認的幾支有奪冠希望的球隊在比賽中明顯節(jié)奏加快、強度提升,從整體發(fā)展而言,無疑是一個可喜的現象。相比而言,弱隊、保級隊想要在今年的聯賽中早早擺脫掙扎的命運,恐怕首先需要在攻防轉換的節(jié)奏方面下功夫。
②可喜二:超長補時 全面接軌
新賽季前,不管是中國足協(xié)抑或是中足聯籌備組,在賽前的裁判員培訓中,首先強調的一點就是希望增加中超聯賽的實際有效比賽時間,這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傷停補時必須要補足。在不久前的亞洲杯上,總共51場比賽中,上半時補時最多為8分鐘,而且場次不止是一兩場,但實際吹哨時最長的為10分12秒,場均上半時實際補時接近6分鐘;下半時示意補時最多為16分鐘,而實際吹哨時最長為17分10秒,場均下半時實際補時接近9分鐘。
換言之,整個亞洲杯期間,每場比賽的實際比賽時間為105分鐘。如此超長時間的補時,如果我們依然還是用正常的90分鐘、上下半時各補時兩三分鐘來應對,不管是對整個中超聯賽、還是對中超球會出戰(zhàn)亞冠聯賽,抑或是國家隊未來征戰(zhàn)世預賽或亞洲大賽,都是極為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下,中超聯賽必須緊跟亞洲足壇、國際足壇的發(fā)展潮流和趨勢,讓各隊在賽前就按照一場比賽必須是105分鐘進行準備,無論是在思想、心理還是體能方面都有足夠的準備,這樣,未來參加外戰(zhàn)才能夠確保中國的球隊至少不吃虧、不處下風。
在新賽季中超聯賽的揭幕戰(zhàn)中,傅明執(zhí)法的海港對陣三鎮(zhèn)的比賽中,上半時補時10分鐘、下半時補時9分鐘,累計補時19分鐘,應該說了開了一個好頭!某種程度上,這應該是今年中超聯賽的一個“標桿”。當然,這并不是說,每場比賽都需要按照這樣的補時來進行,像蓉城對陣海牛的比賽,下半時就只是示意補時3分鐘。至少,像開幕式的補時時長已經給以往習慣于各種“臥草”的球員們提了一個醒,不應該再以簡單的浪費時間方式來消磨或應對比賽,而是應該用更積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
所以,從中超首輪的補時情況來看,2024賽季聯賽每場比賽的實際有效比賽時間恐怕較以往將會有明顯的實質性增加,在客觀上也將有助于中超聯賽水平以及觀賞性的提升。
③可喜三:熱情不減 球市續(xù)升
去年的中超聯賽,場均上座率接近2萬人,是整個亞洲范圍內場均觀眾人數最多的聯賽。盡管國足在亞洲杯上的表現令人失望,聯賽開幕前,各方都在擔心這是否會影響到新賽季的中超聯賽。但從首輪的上座率情況來看,這種擔心似乎是多余的。
出于安保方面的考慮,中超聯賽的各個俱樂部的主場都是留有不少空席。上賽季,成都蓉城的主場上座率每次現場對外播報屢屢出現39990多人,實際恐怕早就突破4萬人次。但此番新賽季第一個主場對陣青島海牛,現場播報首次突破4萬人次大關,直接報出了40088人次!鳳凰山足球場再次成為一大景觀,并成功上了熱搜。
即便是在上海浦東足球場進行的揭幕戰(zhàn),在取消了相關限制人數的規(guī)定后,有21713人進入現場觀看,雖然不是揭幕戰(zhàn)的什么紀錄,但也是浦東球場自正式啟用以來單場最高紀錄。其他幾場比賽中,天津津門虎主場1比1戰(zhàn)平南通支云的比賽有28550人現場觀戰(zhàn);山東泰山在濟南奧體中心4比2取勝長春亞泰的比賽有20627人現場觀戰(zhàn)。
相比而言,只有滄州雄獅主場對陣北京國安時的11518人、升班馬青島西海岸隊主場1比1戰(zhàn)平河南隊時的10687人,這兩場比賽的上座率相對較低。這一方面是因為青島西海岸隊的主場本身容量就不大,滿打滿算也就只能容納2萬人;而滄州雄獅或許因為成績不理想,號召力并不算很強。而且,如果不是因為京城超過5000球迷趕赴滄州觀戰(zhàn),或許上座率都無法超過萬人,因為2023整個賽季,滄州雄獅的主場上座率就尚不足7000人,但對陣國安的現場觀眾人數已經超過了去年主場最高的10613人!而上賽季將湖州體育場作為主場的浙江隊場均勉強超過8000人,但新賽季首輪對陣深圳新鵬城的比賽則有25337人。梅州客家主場對陣上海申花也有16328人。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目前中超聯賽的關注度還是不低。
所以,第一輪聯賽整體形勢不錯,但不管是攻防轉換節(jié)奏加快、裁判執(zhí)法相對嚴謹等能否長久地延續(xù)下去?這其實更為關鍵,因為只有不斷地延續(xù)下去,才能令球迷保持住目前的熱情與激情,甚至吸引更多的球迷“路轉粉”。否則,熱情一過,中超聯賽很難有真正改變。
④一大憂:年輕人少 國奧絕望
亞洲杯慘敗,國足競爭力不強,根子在聯賽。當新賽季首輪聯賽出現一些可喜的跡象之時,記者其實一直關注著國奧隊適齡球員的情況,因為差不多40天之后,第六屆U23亞洲杯決賽階段比賽暨2024年巴黎奧運男足亞洲區(qū)決賽階段比賽就將在多哈展開,中國2001年齡段隊伍將再度西征。雖然與韓、日、阿聯酋三隊同組,各方普遍對中國國奧不抱什么出線希望,但國奧隊最終還是要去一搏。但問題在于:國奧隊拿什么去和對手拼?
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從去年開始,中國足協(xié)在中超聯賽中取消了“U23政策”。在上賽季聯賽中,2001年齡段球員的出場機會和時間就呈現大幅度下滑之勢,以致于聯賽結束、國奧隊組織集訓時,絕大多數國奧隊隊員根本就達不到比賽要求,不管是身體狀況還是競技狀態(tài)。
新賽季首輪,除了成都蓉城繼續(xù)使用蹇濤擔任首發(fā)門將并打滿90分鐘之外,在下半時安排木塔力甫替補出場打了差不多20分鐘;泰山的謝文能首發(fā)參加了對亞泰的比賽;深圳新鵬城的拜合拉木首發(fā)參加了對陣浙江的比賽;上海申花的金順凱繼超級杯之后繼續(xù)首發(fā)出戰(zhàn)梅州客家;揭幕戰(zhàn)中,上海海港的劉祝潤在下半時第83分鐘時替換出場踢了10分鐘左右,而武漢三鎮(zhèn)則安排右后衛(wèi)陳宇浩在下半時第68分鐘替補出場、艾菲爾丁在下半時第84分鐘替補出場。除此之外,更多的國奧隊員都是在冷板凳上度過,包括像北京國安的兩名國奧主力中后衛(wèi)梁少文、阮奇龍,天津津門虎新引進的劉俊賢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像三鎮(zhèn)的西班牙主教練羅德里格斯倒是敢于用人,將2004年出生的西米提江直接安排進了首發(fā)、司職中后衛(wèi),與韓國外援樸志洙搭檔,反而在冷板凳上放著任航與劉奕鳴。這樣的用人著實令人意外,因為西米提江以往從未入選過任何一級國字號隊伍,僅僅只是參加中乙聯賽,在賽季前的熱身賽中才被羅德里格斯發(fā)現并直接提拔進入一線隊。盡管三鎮(zhèn)以1比3輸給了海港,但整場比賽,西米提江并沒有重大失誤,相反,其積極上搶、卡位等做得還不錯。
事實上,不只是國奧隊適齡球員少,整個中超聯賽8輪比賽中,能夠獲得首發(fā)出場的年輕球員整體偏少,“老齡化”的中超并未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以如此態(tài)勢,兩輪之后,當國足重新集結時,國奧隊也將集中展開奧預賽之前的最后備戰(zhàn)。但國奧隊隊員的狀態(tài)如何得到保證?國奧隊又憑什么去和對手競爭?特別是對照幾乎同時展開的韓日聯賽,兩國的國奧隊適齡球員在聯賽中大多數以主力登場,都能夠通過聯賽來調整狀態(tài)。這方面,中國國奧球員又落后的一大截。所謂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中國足球的整體設計與建設的老問題并沒有得到任何改變,這才是最大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