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去年底,當歐洲杯小組賽抽簽儀式結束,曾有比利時媒體詢問主帥泰代斯科:是否會有復仇法國隊的計劃?一語成讖,如今歐洲紅魔果然和高盧雄雞對上。不過碰面方式又和預想中的完全不一樣:不是大家都走小組頭名路線相逢在8強,而是均淪落第二,1/8決賽就要交手。如此“提前上演的強強對話”,我們應該感到遺憾還是期待?又或者:隨他去吧!至少能淘汰一個了。
這樣的感慨似乎有點“缺德”,但對于熬夜看球的中國球迷而言,推測中的法比大戰確實有可能“畫美不看”。作為奪冠的最大熱門,德尚的球隊是慢熱也好,是存心練兵也罷,總而言之小組賽三場的觀感都是主打一個“便秘”。比利時則遠比不了最靠前的幾支熱門隊伍,這已是黃金一代開始衰老后大家的共識,更不用說他們現在只有一個德布勞內能表上“頂級”二字撐撐場面。而這還只是一部份,更讓人失望的是他們在“生死之戰”中表現出的實力和心態:對烏克蘭的補時階段,比利時獲得角球機會,德布勞內卻招呼巴卡約科上前來護球拖時間,也難怪現場的紅魔球迷發出了震天噓聲。
這么做對不對?從踢平就肯定晉級這個角度來講,比利時隊的選擇并無過錯,先保證出線肯定是最首要的任務。但再往深一點講,明知道打平就肯定碰法國,而爭勝便有機會走上“康莊大道”,最后卻只能“安全第一”,這不叫有膽色敢于挑戰王者,而是水平有限還慫到了一定程度。賽后主帥泰代斯科吹水:這是我們渴望的對決!打官腔跡象過于明顯。難道去下半區揍一眾非一流強隊,爭取進半決賽不好?非得到法葡德西這邊體驗一下什么叫做死亡?
不過也好,死在大熱門腳下總好過被二流球隊淘汰,這就叫“只要對手足夠強,你就猜不到我具體有多弱”。另外萬一呢?反正比賽還沒有踢。說不定贏了,吹不了一輩子,也至少能吹兩年。當然,從整個小組賽的軌跡來看,比利時真缺了那么點創造奇跡的基因。他們稍稍一走神就被斯洛伐克偷機成功,雖然在“反擊對轟”中贏了羅馬尼亞,到面對烏克蘭時卻又陷入了“你不知道他們能怎么進球”的境地。
就普通球迷的觀感而言,比利時對烏克蘭的互交白卷就是一場低水平、低觀賞性的無聊0比0。它甚至一開場就能讓你有種正在頂著高延遲玩游戲的感覺:大家好像都在拼,卻又節奏遲緩,而偶爾出現的絕好機會,結果也一定是失之交臂。就這,還有必要分析烏克蘭的5后衛體系限制住了比利時?又或者節奏不一樣又都喜歡拿球的特羅薩爾不適合與多庫同時分居兩翼?蒂耶勒曼迷失就中場失調,德布勞內獨力難支?戰術層面的內容肯定是有的,但主帥的博弈配上球員的平淡發揮,終究只能煮出來一鍋白開水。
零星的,這一場也有過那么幾次能讓人心跳稍微加速的場景,比如馬利諾夫斯基的角球差點從近角直接旋進球門,烏克蘭人很狡猾,所幸比利時門將卡斯特爾斯反應速度在線。另外替補登場的卡拉斯科也有過那么幾次反擊一打二或者三打二,尤其是發生在第87分鐘的那次,堪稱比利時全場最好的突進機會。然卡拉斯科左有盧卡庫右有德布勞內,偏偏選擇選在一個相對比較差的時機分球,丁丁停球過大,后上的巴卡約科一腳射偏。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聯想到歐洲杯開始前的一則軼事:德布勞內和盧卡庫都曾與卡拉斯科探討沙特的生活和工作機會。等前兩位都隨后者去中東淘金,那比利時真就只剩“群魔亂舞”了。當然,我們也不能說他們完全后繼無人,可以幻想的“一鳴驚人”也仍存可能,比如第90分鐘才被替換上場的德甲銅靴奧彭達。如果下一次比利時想要贏球,泰代斯科不如早一點拿出這些待測試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