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奔跑吧?少年”“中國體育彩票”2024年重慶市青少年擊劍錦標賽在YUE Sports重慶國博青少年體育中心擊劍館及多功能運動館正式開賽。
本屆賽事由重慶市體育局、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悅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渝北區人民政府支持,重慶市青少年體育協會和重慶國際博覽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辦,設置了男子女子重劍、花劍、佩劍三個劍種,分為5個年齡組的個人賽及團體賽,共鋪設28根劍道。
為確保賽事公平、公正和安全,本屆賽事邀請了上海體育大學教授、國際級裁判,中國擊劍協會裁判委員會副主任、前國家擊劍隊科研教練趙傳杰,擔任本次大賽的技術委員會主任、裁判長。裁判團隊由2位國際級裁判、5位國家級裁判、12名一級裁判,7名二級裁判,9名A級裁判,2名B級裁判,共計37人組成,進一步保障賽事的順利進行。
專注專業 多方攜手
共促重慶擊劍運動新發展
自2020年賽事首次在重慶國博中心舉辦以來,五屆賽事吸引我市逾3200名擊劍選手在賽場展風采、創佳績。本次賽事為期兩天,吸引了全市近700名選手、174組團隊參賽。
作為第四次參與到重慶市青少年擊劍錦標賽的裁判,2024年重慶市青少年擊劍錦標賽技術委員會委員王楓表示,見證了重慶擊劍項目發展的蓬勃發展。“從場館來說這里環境一流,完全能達到部分世界級比賽標準,對參賽者而言是一種享受。”他說,從過程來講,重慶擊劍賽事舉辦不到五年時間,參賽人數卻在逐倍增加,說明項目發展很好。
(2024年重慶市青少年擊劍錦標賽技術委員會委員 王楓)
王楓說:“重慶雖然起步晚但奠基扎實,發展勢頭強,其項目發展速度超過了周邊城市。而且短時間內重慶能作為擊劍協會全國的訓練基地之一,我個人覺得非常牛,說明政府、企業等多方付出了不少努力。”當前,重慶市運會設置了擊劍項目,還組建了擊劍隊參加全運會等全國賽事,未來希望大家能在重慶擊劍項目扎實的奠基下持續發力,推動重慶擊劍項目高質量發展。
“本屆賽事YUE Sports重慶國博青少年體育中心約有170名隊員參賽,經過一年的練習,大家的整體水平都提升了不少。”國家級運動健將、2010至2019年香港女隊花劍主教練、重慶國博中心擊劍館總教練宋文杰說,重慶青少年的擊劍水平已經過萌芽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當前,體育中心已和魯能巴蜀、兩江南開等近10所中小學達成合作,共建專業隊伍,將進一步激發我市青少年參與競技體育的熱情,培養全方位、多梯次的擊劍后備人才,幫助孩子們獲取優質教育資源。
更高更強 持之以恒
構建體教融合多元格局
賽事現場,選手們身著擊劍服,眼神銳利而專注,緊盯著對手的一舉一動。隨著裁判的一聲令下,他們手中的長劍時而輕盈舞動,時而迅如雷霆。觀眾們屏息凝神,目光緊緊跟隨選手快速移動……每一次交鋒的碰撞都發出清脆的金屬聲,不禁讓人心跳加速。而有著多次參賽經驗的黃浩軒顯得十分沉著,今年高一的他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練習花劍,并多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在上一屆錦標賽中,他拿到了男子花劍甲組冠軍,同年還獲得了國家一級運動員證書,參賽經驗是比較豐富了。” 黃浩軒媽媽羅紅笑著說,早年間,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嘗試了多種運動,最終選擇花劍,她介紹到:“我們也算是重慶青少年練習擊劍的第一批人,多年堅持拿到了報考清華大學擊劍高水平運動隊的資格,未來孩子也將在學習和擊劍中平衡發展,希望通過努力能夠達成所愿。”
(澳門大學擊劍隊主教練陸聞德)
賽事同期舉辦《擊劍如何考取澳大分享會》,澳門大學擊劍隊主教練陸聞德提到,通過擊劍項目就讀澳門大學,雖然高考會降分錄取,但英語單科需超過110分,希望大家在練習擊劍的同時好好學習。“大家選擇擊劍不僅能提高反應力、提升意志力,長遠而言,擊劍是一項終生運動,希望大家能夠堅持熱愛,努力取得自己的最好成績。” 陸聞德說。
(重慶魯能巴蜀中學體育部副主任 賀達超)
作為本次賽事舉辦地,YUE Sports重慶國博青少年體育中心再次獲得好評。重慶魯能巴蜀中學體育部副主任賀達超評價到,YUE Sports重慶國博青少年體育中心硬件條件能達到國際賽事標準,也希望這里能成為一個國際體育活動、賽事的交流窗口,給更多重慶擊劍青少年與國際選手交流學習的機會。
YUE Sports重慶國博青少年體育中心是全國首個綜合性體教融合創新型典范,定位為“三基地、一營地”,即:專業體育培訓基地、競技人才培養基地、青少年體育賽事基地和體教融合研學營地。在硬件條件上,整個場館按照可滿足國際賽事級標準進行打造,運動場地獲得國家級專項協會賽級場地認證及國際級綠色環評,是重慶乃至全國最好的體育中心之一。同時中心配有專家工作室、運動診療中心、力訓中心、運動員公寓、餐飲、便利店等,配套設施完備,為參賽選手們取得佳績提供了強有力的設施保障。
目前,YUE Sports 已與法國職業足球聯盟(LFP)等國內外頂級專業機構達成合作,并擁有由奧運冠軍領銜的一流師資團隊和全周期體育特色課程,通過“競技人才培養+學校體育發展”雙軌模式,為4-18歲的青少年提供全周期、科學系統的體育成長計劃,更好的教育資源和成長通道,將以國際化視野、高規格場地、高水平師資,伴隨孩子們全周期體育生涯成長,成為他們真正意義上的“第二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