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曹亞旗報道
明晚,當中國乒乓球隊隊長馬龍和中國花游隊隊長馮雨作為中國代表團旗手出現在鏡頭中,當巴黎奧運會的開幕式破天荒般在塞納河上進行,當奧運圣火時隔三年之后再次熊熊燃燒,中國體育健兒摘金奪銀的號角也正式吹響了。
這次,沒有更多的豪言壯語。2021年東京奧運會出發之前,“堅決遏制我國奧運成績多年持續下滑趨勢”成為最基本的目標,最終中國隊在金牌榜上以38比39僅僅落后于美國一枚金牌位居第二,隨后2022年北京冬奧會更是創下金牌、獎牌和名次的新高——此番出征巴黎,即便并未明確提出成績目標,但“和美國掰掰腕子”的種子早就埋在中國體育人的內心深處。
說到底,這是中國重返夏奧舞臺40年來積累出的實力和自信。
四年一屆奧運,中國最普通的體育迷都能順口說出六支夢之隊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體操、射擊和舉重,并會為每個項目能奪得幾枚金牌有著自己的見解——足見這些項目在中國已經深入人心,簡直化作了大家心目中“金牌”的代名詞。
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六支夢之隊在最近幾屆奧運會上分別為中國代表團貢獻了24金、22金、33金、26金、19金和27金——2016年里約奧運會在金牌榜上落后于英國代表團,主要就是體操和射擊這兩支夢之隊的發揮有失水準。
客觀來說,只要正常發揮,這幾支傳統隊伍的金牌貢獻值就是在25枚金牌左右,這構成了中國隊的成績基石——如果想在金牌榜上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就必須在其他項目上考慮增量,而不能再強調優勢項目上實現包攬。
比如東京奧運會時,除了夢之隊的27金,還有田徑2金游泳3金和水上3金——20多年前體育總局提出的“119計劃”,就是希望提升中國運動員在這三個領域的金牌數——這才讓中國和美國在金牌榜上的爭奪持續到了最后一個比賽日,最終中國僅落后美國1金。
而在巴黎,中國隊最大的金牌增量應該來自于游泳這個大項。2023年和2024年兩屆世錦賽,加上今年的全國游泳冠軍賽,不僅讓中國游泳隊看到了覃海洋、潘展樂、張雨霏、唐錢婷、汪順等人在單項上的奪冠競爭力,也讓中國男女接力隊在多個項目上具備了沖金的機會,坦白地說,奪金點有十多個——泳池之爭,這無疑會成為中國代表團成績能否騰飛的X因素。
別忘了,除了中國游泳隊有望獲得多枚金牌之外,游泳本身還牽扯到不少小項就是直接的中美對抗,金牌得失堪稱“一金頂兩金”。而且,中國隊的其他潛優勢項目雖然很多,比如蹦床、花樣游泳、皮劃艇、擊劍、賽艇、射箭、跆拳道、拳擊、藝術體操等等,但再也沒有哪個大項能像游泳這樣具備這么多的沖金點,對于總成績的積累只能是一點一滴的積累——當然,潛優勢項目上的總體沖金點還是足夠多,對于最終的金牌榜走勢仍然至關重要。
還有新興項目,這是國際奧委會近些年力推的,中國同樣具備不錯的競爭力,霹靂舞是首次進入奧運會,劉清漪在女子項目上頗具實力,目前她和日本選手湯淺亞美一同被視為該項目的奪冠熱門;而攀巖項目中國隊一直在速度攀巖上有優勢,男女均打破過世界紀錄,目前男隊的伍鵬世界排名第一,女隊的鄧麗娟世界排名第四,奪金并非奢望。
所以,盡管沒有臨行前的豪言壯語,中國隊在這個奧運備戰周期內的成績還是為這次巴黎之行注入了足夠多的自信,也希望這種自信會兌現成巴黎賽場上的一枚枚金牌。
說回到巴黎奧運,東道主可謂處處打著體育之名唱響法國的浪漫之曲。
早在距離開幕式還有600天時,巴黎奧組委就讓吉祥物正式和公眾見面,弗里熱(Phryge)的設計靈感源于弗里熱帽(法國的標志之一,被稱為“自由之帽”),代表著自由、包容和人們支持偉大且有意義事業的能力。而殘奧會弗里熱,一條腿安裝了殘疾人短跑運動員的假肢“刀鋒”,以此與奧運會弗里熱進行區分,巴黎奧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蓋稱“這一設計釋放了推廣包容的強烈信號”。
至于會徽,設計團隊從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中尋找靈感,將瑪麗安娜女神作為此次會徽設計的核心,旨在傳達“奧運是屬于所有人”的理念。會徽的金色圓形代表了奧運金牌的輪廓,而瑪麗安娜臉龐中央的空白處形成了負空間,構成了奧運火炬的形狀——金牌和火炬是常規設計,女性元素的融入則是點睛之筆,因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也是歷史上首次性別完全平等的奧運會。
還有奧運海報,巴黎奧組委特意聘請著名插畫家烏戈·加托尼負責創作,整體色調突出歡快、節日、豐富多彩和奢華,遠看會覺得是一副色彩輕快的插畫,近看則會觀察到吉祥物、標志性場館、新增項目等奧運元素。海報將大家帶入了一個烏托邦、幻想版本的巴黎——一個巨大的圓形體育場城市當中,著名景點和標志性建筑被重新排列和重新詮釋,而體育無處不在。
包括把開幕式放在塞納河上舉行,或許只有浪漫至此的法國人才能想得出來——日落的余光中,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們乘坐游船沿著塞納河航行,前往埃菲爾鐵塔對面的特羅卡德羅廣場,參加圣火點燃儀式。
當然,東道主的浪漫不止于此,就像100年前舉行的巴黎奧運會上,各種各樣的紅酒會成為馬拉松比賽的補給品,如今必設的奧運村也是100年前在巴黎建成雛形的——100年后,巴黎再次把奢華與時尚融入體育,彰顯著作為世界時尚之都的魅力。
比如領獎臺的設計理念內含埃菲爾鐵塔元素,靈感來自偉大的法國建筑師古斯塔夫·埃菲爾(埃菲爾鐵塔設計者)的經典線條和曲線,顏色為灰色,體現著造型上的美學追求。
獎牌由LVMH旗下的知名珠寶品牌Chaumet設計,獎牌上的埃菲爾鐵塔金屬以六邊形呈現,與法國國土的形狀相契合;獎牌鑲嵌特殊材料,是當年用于建造埃菲爾鐵塔的原始鐵,鑲嵌在獎牌的核心部位;另一面有用全球通用的盲文書寫的“Paris”和“2024”字樣,象征著包容和無障礙,也是向來自法國的盲文發明者路易·布萊爾致敬。
獎杯箱的設計由Louis Vuitton承擔,火炬硬箱用了Damier棋盤格帆布,獎牌硬箱是Monogram老花帆布,分別覆蓋了該品牌最著名的兩個標志性元素。
還有服裝,法國奧運代表隊的禮服由創立于1895年的著名法國奢侈品牌Berluti(伯魯提)設計和制作;而法國隊運動員的賽場服裝,則由時裝品牌Pigalle的創始人Stéphane Ashpool擔任主設計師,法國運動品牌樂卡克負責生產。
甚至巴黎奧運會頒獎禮儀員的制服也由Louis Vuitton設計,不分性別,制服由一件Polo衫、一條寬松的褲子和一頂傳統的加夫羅什帽組成,風格復古,向1924年巴黎上一次舉辦奧運會致敬。
不得不提的還有協和廣場,這是法國極具代表性和歷史意義的地標,一戰勝利慶祝活動、二戰解放巴黎的慶祝活動都在此舉行,它還是法國大革命的中心舞臺——自由式小輪車、滑板、霹靂舞、三人籃球項目的比賽將在此進行。
還有田徑場的紫色跑道將首次亮相奧運會,羽毛球加了一圈粉紫色,乒乓球臺上也有粉色元素,法國人的浪漫盡顯無遺。
在中國和法國建交60周年的特別時刻,在巴黎奧運會作為紐帶的牽引下,在塞納河畔,在埃菲爾鐵塔下,中國式自信和法國式浪漫會碰撞出怎么樣的火花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實習生張佳燕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