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綜合征”意指一些青年興趣寡淡、工作平淡、情緒冷淡,是今年的網絡熱詞。當前,少數年輕干部仿佛也得了變異的“淡淡綜合征”,志氣、銳氣、膽氣、底氣明顯不足,暮氣、怨氣、嬌氣、官氣綽綽有余,一種“未老先衰”的狀態。什么樣的狀態,往往決定著能干出什么樣的事業,年輕干部要時刻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涵養想干的激情、苦干的精神、實干的作風、敢干的魄力、能干的本領,努力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多些志氣,少些暮氣。年輕干部風華正茂,本應昂揚向上、朝氣滿滿,但有的人卻暮氣沉沉,在思想上隨波逐流、缺乏主見,在生活中精明世故、各方討好,在工作上畏手畏腳、瞻前顧后,甚至得過且過,追求“佛系人生”。年輕不僅意味著年紀輕,更重要的是要有年輕態,保持進取的心態、奮斗的姿態、有為的狀態。要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持黨和人民的事業高于一切。要厚植家國情懷,為了事業的發展、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勇往直前,不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要涵養進取品格,時時保持待命之姿,處處保持進取之態,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
多些銳氣,少些怨氣。抖擻精神、奮躍而上是年輕干部應有的精神狀態,但有的年輕干部卻越來越現實,過多計較公與私、得與失,你跟他講情懷,他說你唱高調;你跟他談犧牲奉獻,他和你要等價交換。遇到創新性、挑戰性的任務,條件反射地往回縮,想盡辦法推出去,“從來沒做過、條件不成熟”成了口頭禪。安于現狀,得過且過,歸根到底是闖的勇氣不足、闖的本領不強、闖的辦法不多。要敢爭先,有勇立潮頭的豪邁氣概,同強的比、與快的賽、向高的攀,力爭上游,永爭一流。要敢破難,知難而進不言難,迎難而上不畏難,始終保持一種敢干敢拼的激情和銳氣。要敢創新,用創新的方法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用創新的思路打破前進中的壁壘,用創新的理念引領事業的發展,不斷在創新中推進工作。
多些膽氣,少些嬌氣。想要成長成才,就要不怕吃苦。但有的年輕干部沉不下心、扎不下根,不愿不敢跳出舒適圈,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歸根到底就是缺乏吃苦精神。要增強“想吃苦”的自覺,克服心浮氣躁、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負面心理,敢于自討苦吃,在不斷解決難題中壯筋骨、長才干。要壯大“敢吃苦”的膽識,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在向“苦”而行的征途中不斷打磨自己。要磨礪“能吃苦”的品質,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多捧幾次“燙手山芋”,煉就處驚不變的意志,磨練化苦為飴的心智。
多些底氣,少些官氣。有的“三門”干部,認為自己名校畢業,心高氣傲,誰也不服,總以一種不過如此的眼光看待別人取得的成績。有的年輕干部官職不高、官威很重、官氣很足,對群眾擺架子、扯嗓子,盛氣凌人,趾高氣揚,可真正遇到復雜局面卻難以應付,本質上是綜合素質不強,駕馭能力不足,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要始終保持空杯狀態,勇于發現不足,敢于復位歸零,善于自我更新,有針對性補齊短板,虛心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要始終保持實干狀態,把難辦的事辦成,把能辦的事辦好,把該辦的事辦出彩。要始終保持公仆情懷,永葆對人民的赤誠之心,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實實在在的業績和成效獲得群眾的認可。
文/時銘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