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駐意大利特約記者 沈天浩
身披紅黑7號,背著烏克蘭姓氏,圣地亞哥·希門尼斯在圣西羅的這個夜晚打入兩球,找到了扮演“舍甫琴科”的感覺。兩天后的周日就是母親節(jié),AC米蘭和去年此時一樣,在比賽中使用了一款特殊的球衣,絕大多數(shù)球員們都背上了母親們的姓氏。那些總是被忽視的姓氏。
“新名字”的故事
圣地亞哥·希門尼斯的母親,與孩子的關系相當親密。但在本周之前,她為多數(shù)人所知的名字是瑪麗亞·貝爾納達。很有南美風情,對吧?直到本場比賽的名單放出,人們才借由兒子的“新名字”,知道她的姓氏其實是“佐洛塔丘克”,一個烏克蘭姓氏。看起來,母親的姓氏給圣地亞哥帶來了好運氣,他在轉投紅黑后第一次梅開二度。要么以后繼續(xù)穿這件球衣,如何?
另一位進球功臣普利希奇,背后印的名字則是哈洛。1980年代末,當AC米蘭王朝初啟時,凱莉·哈洛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喬治梅森大學女足效力。她穿7號球衣,在場上踢后衛(wèi),并在幾年后嫁給了曾經(jīng)在喬治梅森大學男足踢球的前鋒馬克·普利希奇。在一篇《華盛頓郵報》的文章中,凱莉在大學校隊的前輩黛比·費恩表示:“看現(xiàn)在的克里斯蒂安·普利希奇踢球,他的移動方式和步伐,我想到了當年凱莉從后場持球進攻的場景。”
凱莉·哈洛在1989-1992年間效力于喬治梅森大學女足,未來的丈夫馬克·普利希奇則在1986-1989年間為該校男足征戰(zhàn)。
據(jù)說,當年的凱莉·哈洛是個相當可靠的后衛(wèi)。喬治梅森大學是美國的足球強校,曾在凱莉入學前不久的1985年獲得全國大學聯(lián)賽冠軍,而凱莉本人為球隊連續(xù)72場首發(fā),這一紀錄在隊史上排名第五。畢業(yè)后,凱莉當了教師,并前往英國參加了一個交換計劃,將彼時還年幼的小克里斯蒂安帶了過去——今天的米蘭球星,就這樣解鎖了第一次出國體驗。這些故事,人們在聊到今天的“美國隊長”時,基本不會提及。
普利希奇本人自然不會忘記。凱莉·哈洛也來到了圣西羅現(xiàn)場,而破門后的“美國隊長”來到場邊,指著球衣后面的母姓,隨后用手比出了愛心。這是很暖心的一幕,一如圣西羅在賽前報名單和比賽中慶祝進球時,將球員們的母姓和父姓一齊打在大屏幕上,并附上他們和母親的合影。也有球員選擇將固有的姓氏印在球衣背后,比如邁尼昂、帕夫洛維奇和約維奇。最尷尬的或許是凱爾·沃克:在向自己的母親致敬之前,他或許該學會怎么去尊重孩子們的母親。
展露出溫情一面的還有孔塞桑。比賽當天,米蘭官網(wǎng)上放出一段短采訪,球隊主帥袒露自己的情感傷痕:他在19歲時就失去了母親,而父親也在此前已經(jīng)去世。孔塞桑表示,如果母親能夠回到身邊,他想要每天都對她說“我愛你”。坎坷的青少年生活,讓這個葡萄牙人變得堅硬、粗糲,這或許讓他在逆境中過于輕易地啟動自我防御機制,好幾次進行了不合時宜的表態(tài)。另一方面,在聯(lián)賽成績堪稱災難的情況下,他還在率隊努力沖擊著賽季的第二座獎杯。
奇怪的“舒適區(qū)”
米蘭和博洛尼亞在五天后還要再度交手,而奧林匹克的那場球,比圣西羅的這一場要重要得多。大戰(zhàn)前哨,兩支球隊的態(tài)度卻并不相同。博洛尼亞大舉輪換,首發(fā)陣容中只有三個主力:門將斯科魯普斯基、中場弗羅伊勒和右邊鋒奧爾索利尼;米蘭這邊則幾乎盡遣主力出戰(zhàn),唯二的例外是受傷的福法納和停賽的萊昂。看起來很矛盾,本場比賽的三分對博洛尼亞來說,比對米蘭要有價值得多,但紅藍軍團相當渴望在時隔半個多世紀后再度捧起意大利杯,而孔塞桑或許相信,贏下本場比賽,能夠從心態(tài)上幫助球隊占據(jù)先機。
米蘭很快為此付出了代價:托莫里上半場就舉起白旗,只得被佳夫換下。這也為五天后的意杯決戰(zhàn)帶來了不確定性:米蘭近期一直在踢三中衛(wèi),可如果沒有托莫里,陣中真的只剩下三名中衛(wèi),唯一的輪換選擇是能踢右中衛(wèi)的沃克。更壞的場景是什么?盡遣主力,球員受傷,比賽還贏不下來。下半場開局階段,奧爾索利尼單打帕夫洛維奇,閃出空間后一腳質量極高的射門,皮球飛入遠角。
又一次,米蘭在比分落后時找到了自己的“舒適區(qū)”;和上輪一樣,逆轉靠的是變陣帶來的B計劃。第65分鐘,米蘭連換三人,凱爾·沃克和丘庫埃澤的登場,意味著米蘭從3421變陣4231,本場庸碌的約維奇則再次將接力棒交給大希門尼斯。
丘庫埃澤登場后,米蘭找回了邊路的凌厲攻勢,而尼日利亞人隨后也參與了球隊的全部三粒進球:先是完成“北美連線”前的倒數(shù)第二傳,隨后在左側抹過對手策動攻勢,最后直接助攻希門尼斯梅開。其間也有運氣相助:丘庫埃澤的第一次傳球被擋了一下,卻依然來到普利希奇腳下;第二球中費利克斯射門踢疵,卻被“美國隊長”趕個正著。即便如此,丘庫埃澤的表現(xiàn)依然值得關注:展望即將到來的意大利杯決賽,他是米蘭替補席上最有價值的資源之一。
梅開二度的大希門尼斯,則希望靠表現(xiàn)贏得五天后的首發(fā)球衫。他在冬窗以超過3000萬的價格來投,本就該是米蘭鋒線上的不動主力,卻一度淪為第三選擇——他當然不甘于這樣的結局。補時階段打入的第二球,他扣球晃出空間,隨后調整到非慣用的右腳,依然能轟出高質量的爆射,讓球迷們對他的能力多了幾分信心。
決賽的一切還是未知數(shù),先享受聯(lián)賽的3分吧:這可是米蘭本賽季第一次取得4連勝,真不容易。米蘭在意甲落后局面下?lián)尩玫姆謹?shù),在此役過后變成了22分,其中19分都是孔塞桑時代取得的。也就是說:孔塞桑帶隊半個賽季扳平或逆轉拿到的分數(shù),比意甲其它所有球隊整個賽季拿到的都要多。偶爾玩刺激固然好,但這是不是有點太夸張?
本輪未賽:拉齊奧vs尤文圖斯、亞特蘭大vs羅馬;下輪將賽:羅馬vsAC米蘭、國際米蘭vs拉齊奧、佛羅倫薩vs博洛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