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沈天浩發自圣西羅
孔蒂走到馬拉多納球場中央,享受著山呼海嘯般的歡呼;伊布面色凝重地坐在圣西羅的看臺上,盡力不將頭扭向右側的藍色看臺。還記得嗎?去年六月中,伊布出席米蘭新帥發布會,用自己的形象為豐塞卡背書,并表示孔蒂不是符合米蘭標準的候選人:“我們需要的是教練,而不是主管。”這是個發酵期為一年的巨大笑話。
過去的一年里,AC米蘭沒怎么展現出足球的藝術,但看臺上的行為藝術倒是玩出了花。南看臺的球迷們拼出六個字母:“GO HOME”。回家。賽季即將結束,按說確實到了該回家的時候了,可在這樣的語境下,“回家”只是另一個更難聽詞語的委婉說法。伊布的身邊坐著蒙卡達、富拉尼和斯卡羅尼。他們無一幸免,全都是球迷們口誅筆伐的對象。
南看臺的憤怒與懺悔
米蘭球迷們的抗議活動,在比賽開場哨吹響的三個多小時前就已開啟。在南看臺組織的引導下,約3000名球迷來到“米蘭之家”門口的寬闊廣場上,唱著辱罵高層的歌曲,打出巨大的抗議橫幅。
南看臺隨后開始問責,覆蓋得相當全面:“辛格以救星的姿態降臨,實則對米蘭進行投機操作;卡爾迪納萊將俱樂部當做商業工具,卻忘了這里是米蘭而不是紐約;富拉尼是個好會計,卻完全不具備領導能力,我們該感謝他將米蘭帶出歐戰區;斯卡羅尼唯一的任務是新球場,可項目至今仍停滯不前,每次發言都淪為笑柄;‘老大’伊布球員時代備受愛戴,作為顧問卻極其不稱職,是米蘭未來隊失敗的罪魁;蒙卡達的個別引援值得稱道,其余事情上卻錯誤連連。”
幾無是處的賽季過后,確實到了該徹底清算的時候。南看臺組織想象中的自己,大概是《教父1》末尾邁克·柯里昂的形象,只是敵人從紐約黑幫的五大家族,變成了“米蘭之家”的六大罪人。哦不對,其實也是五個——畢竟卡爾迪納萊幾乎從不出現。去年年底發布的那份哈佛商學院案例分析里,富拉尼說卡爾迪納萊“大概每六周來一次米蘭”,這一頻率在本賽季似乎又有下降。或許如果米蘭戰績彪炳,這個曾經在三年前紅黑奪冠時出現在米蘭大教堂廣場上的美國人,會愿意更經常回來看看。
為了向罪人們盡情開炮,米蘭南看臺在抗議活動中齊聲高歌:“保羅·馬爾蒂尼,保羅,哦嘞!”場景讓人有些恍惚。南看臺和馬爾蒂尼之間的關系向來不理想:從1997-98賽季的聯賽第十,到2004-05賽季的伊斯坦布爾,再到2008-09賽季聯盟杯負于不萊梅,米蘭極端球迷組織幾次以自己的方式抗議球隊的表現,可隊長馬爾蒂尼的態度比他們想象中的強硬得多。2009年馬爾蒂尼的主場告別戰,他們打出巴雷西的旗幟,高唱“只有一個隊長”,以此來貶抑馬爾蒂尼的地位和功績,而紅黑3號的回應是一個中指。
馬爾蒂尼以經理身份回歸、并取得卓著功勛之后,南看臺的態度有所軟化,但依然有些曖昧。馬爾蒂尼被紅鳥解雇,南看臺發布公告,內容總結起來有三:其一,感謝馬爾蒂尼這幾年的工作,很高興能夠與他修復關系;其二,不評價俱樂部的決定,以及管理層、教練和球員的選擇;其三,呼吁打造一支更有競爭力的球隊,完成質的提升。
兩年前的感謝,看起來有點不情不愿;兩年前的愿景,現在已經完全破碎。在此情境下,南看臺終于開始高呼馬爾蒂尼的名字,甚至反而有球迷組織頭領將矛頭對準巴雷西,聲稱他在其位置上,本可以做得更多——可巴雷西前不久已經過了65歲生日,且頭銜只是“榮譽副主席”。你指望他能做什么?
賽季曲終,紅黑人散?
這是種混亂的憤怒。但這樣的憤怒,足夠驅使球迷們從“米蘭之家”集體行進到40分鐘步程外的圣西羅,并在看臺上繼續抗議活動。甚至連球場外的攤販,也選擇在這一天進行罷工抗議:米蘭雙雄合資的圣西羅球場管理公司,與攤販們的運營聯盟之間未能就合作達成一致,而雙方現有的合同將會在今夏7月31日到期。此后,售賣非俱樂部官方正版球衣和圍巾的攤鋪可能會被迫關門。
球迷們的噓聲伴隨著賽前準備,歌曲串燒則在開場哨響后播放,并高強度地持續了15分鐘。接下來,南看臺二層點亮手電,“GO HOME”的三維字體呈現出燈光特效,就像電影開頭制片公司的宣傳廣告。但這其實是最后一個節目:演完之后,南看臺二層(和一層的很多球迷)集體退場,留下空蕩蕩的一塊藍色。余下的時間里,球場內的氣氛安靜而詭異,像是在踢一場業余聯賽。這樣的一個賽季,注定要以這樣一種最難堪的方式結束。
一切都要結束。即將走到終點的,不只是這個噩夢般的紅黑賽季。賴因德斯在賽前領取了意甲賽季最佳中場的榮譽,可曼城的報價即將正式抵達米蘭之家,荷蘭人沒有太多理由留在米蘭,而他預計帶來的約7000萬歐元轉會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覆蓋米蘭無緣歐冠的經濟損失。拉斐爾·萊昂和特奧整場枯坐板凳,前者正在受到阿森納和拜仁的關注,后者的續約已經停滯,你不知道他們下賽季是否還會身披紅黑衫。
若昂·費利克斯已經確定會被退租,而這也是他代表米蘭出戰的最后一場比賽。葡萄牙人在噓聲中登場,又在噓聲中被換下,其間一記直接任意球破門,幫助球隊擴大比分。這是米蘭時隔兩年再度以此種方式取得進球,而上一位打入任意球的還是……梅西亞斯。曾經的神奇小子費利克斯,未能在今年春天成為米蘭的彌賽亞,他的米蘭生涯以一粒進球開始,由一粒進球結束,可中間惟有失望與空虛。
唯一真正贏得球迷們歡呼聲的,是17歲的卡馬爾達。他在半場結束后替補登場,禁區內贏得過兩次好機會,表現相當活躍,如果運氣再好一些,未必不能在此役收獲意甲處子球。不,還是算了吧:這個夜晚的氛圍過于奇特,如果卡馬爾達真的是米蘭的鋒線希望,他配得上一個更美好、更得體的場景,迎來自己的里程碑時刻。
實際上,卡馬爾達此時或許本該身披客隊的白色戰袍:他在冬窗最后時刻一度接近被租借到蒙扎,可伊布突然反悔,報了當年加利亞尼秘密將其賣掉的一箭之仇。到頭來,卡馬爾達、米蘭、未來隊和蒙扎,在這樁交易告吹后都成了輸家。蒙扎本賽季輸掉26場聯賽,米蘭的勝利收官也沒有任何意義,紅黑老熟人內斯塔在發布會上表示:“在米蘭效力十年,我從未見到過球迷們這樣抗議過。這座球場是懂球的,而米蘭和皇馬一樣有著極其輝煌的歷史,不該呈現出這樣的夜晚。看到米蘭這個樣子,我真的很遺憾。”這真是球迷們的心聲,一如米蘭社媒評論區里海量的馬爾蒂尼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