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若騰 29歲 體操運動員
全運會成績: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體操男子個人全能冠軍
東京奧運會:男子個人全能銀牌、男子自由體操銅牌、男子團體銅牌
巴黎奧運會:男子個人全能銅牌、男子團體銀牌
現在的工作:北京先農壇體校副校長
北京夏日的清晨,先農壇體校的體操館里,肖若騰站在那里,望著場地上的孩子們,仿佛看到了自己年少時的模樣。
肖若騰參與先農壇體校工作
曾經,先農壇體校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如今,他回歸這里,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熱愛體育的孩子們追逐夢想。11歲那年,他踏入先農壇體校;29歲這一年,他成為了先農壇體校的副校長。歸來仍是少年。
從體操少年到全能王者
肖若騰出生于1996年,在北京的胡同里長大。起初,他被送去體校只是因為小時候太瘦弱又特別好動。為了讓他增強體質、不挑食,喜歡體育的父母決定讓他去報個項目進行鍛煉。小時候,父親教他翻跟頭,他很快就學會了,還跑到幼兒園聯歡會上表演。4歲半時,他第一次接觸體操,那些如同玩具的器械,讓他迅速愛上了這項運動。當時,肖若騰的學習成績也特別好,幾個重點中學都想要他,但最終父母還是尊重了他的選擇,決定全力支持他走體操這條路。母親經常告訴他:“成功并非易事,需要堅持和努力。”這成為了肖若騰從小的信條。
多年后,經歷了太多傷病和磨難,肖若騰曾經問過父母,當年是否真的是他自己選擇了體操,還是一切都是個“誤會”。但父母回憶說,當年他就是那么熱愛體操。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11歲那年,肖若騰進入先農壇體校,師從陳剛教練。陳剛說,當時肖若騰的天賦就特別高,而且能吃苦。當時七八個孩子一起訓練,一個個都特別頑皮。趁著教練不注意,孩子們跑到先農壇體校的大石墩子上面玩托馬斯全旋,做完正向做反向。別的孩子一個月都不見得能學會,肖若騰一個禮拜就已經做得有模有樣。雖然在石墩子上做危險動作只是孩子們平時淘氣的表現,但陳剛當時就格外注意到了這個孩子。
不過,那個時候,肖若騰“黑膠唱片”般脆弱的身體就已經偶爾發出信號,他的肌肉和關節不太結實,這讓他比其他人更需要用腦子去訓練。
16歲那年,他進入國家隊。看到體操館里的冠軍墻,他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我一定要上墻!一定要成為第一!”
19歲那年,他一舉拿下了全國錦標賽鞍馬和單杠兩個金牌。就在他開始期待自己的第一次奧運會之行時,一次里約奧運前的選拔賽上,他聽到了自己胳膊“啪”的一聲響。核磁共振顯示,他胳膊上的兩根大筋,斷了一根半,剩下的半根也幾乎沒什么用了。
為了最后一搏,他選擇了保守治療。在三個月的時間里努力恢復,但最終還是沒能趕上前往里約的末班車。在送走隊友登上前往里約的大巴之后,他回到宿舍大哭一場,甚至想過是不是要退役。
那一次,中國體操隊遭遇了奧運歷史上的滑鐵盧。大半年甚至都不敢看比賽的肖若騰,還是選擇重新回到體操館里。
2017年,肖若騰迎來了職業生涯的爆發。在蒙特利爾世錦賽上,他以出色的表現奪得男子全能冠軍,成為繼李小雙、馮敬、楊威之后第四位獲此殊榮的中國運動員。此后,他逐漸成為中國體操男隊的核心人物。他把里約奧運會那次受傷稱作是經歷了一次“生死”,重新回來的他,一切都看開了。
全運會為北京圓夢
肖若騰與全運會的緣分始于2017年天津全運會。那一年,重新回歸的他狀態正佳。在體操男子全能比賽中,前五輪一直領先,但在最后一項單杠比賽中出現失誤,與冠軍擦肩而過。這次失利讓他備受打擊,但也更加堅定了他奪冠的決心。
肖若騰參加全運會資格賽
2021年陜西全運會,肖若騰再次踏上征程。不到兩個月前,肖若騰剛剛從東京奧運會歸來,那是他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但傷病依然沒有放過他。為了完成自己的奧運夢,在奧運會之前,全隊上下幾乎用盡了所有能用的設備來幫助他康復。即便如此,東京奧運會上場前,他還是打了封閉、吃了4片止疼藥上場。他扯下肩膀上的繃帶,在“不疼”的心理暗示下,完成了所有動作,零失誤。而主場作戰的橋本大輝在吊環和跳馬都出現了明顯的失誤,最終卻以0.4分的優勢獲得全能冠軍。
肖若騰坐在場下,看到比分時眼神落寞,站在領獎臺上看著身邊那個近在咫尺卻掛在別人脖子上的金牌,這一幕幕都成為他在東京最令人心疼的瞬間。
肖若騰全運會奪冠
回國后,經歷了21天的隔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又站在了全運會的賽場上。他把四年前全運會和東京奧運會的雙重遺憾都累積在一起,成為了他全運會奪金的動力。在比賽中,他與當時的湖南小將張博恒展開激烈競爭。前五輪比賽,肖若騰一直保持領先,但在最后一項單杠比賽中,他再次面臨心理壓力。最終,他頂住壓力,以0.067分的微弱優勢驚險奪冠。奪冠后的肖若騰眼含熱淚,他將這枚金牌視為對所有支持他的人的回報。
這枚全運會金牌不僅是肖若騰個人的榮耀,更是他為家鄉北京贏得的寶貴榮譽。他的堅持和拼搏,讓北京體操隊再次站在了全國最高領獎臺上。
巴黎:傷痛與遺憾,更給了歸來的勇氣
在肖若騰家,有一個榮譽展示柜。東京奧運歸來之后,一銀一銅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中間留出了一個位置。那是為巴黎奧運會準備的。
多年的傷病,讓東京奧運會歸來的肖若騰不得不做出新的決定:繼續還是放棄。母親說:“都堅持了這么久,不堅持下去多可惜。”肖若騰自己也清楚,在他心里始終有個沒有實現的夢想。于是,25歲的他決定再堅持3年。
肖若騰在接受針灸治療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肩傷始終是困擾他的問題,后來腳踝也受傷。上場打封閉,幾乎成了他那三年的常態。
肖若騰與媽媽和姥姥
為了讓他去圓自己的夢想,在備戰亞運會期間,母親甚至隱瞞了姥姥過世的消息近十個月,就是怕影響他的訓練。看到兒子堅持站到巴黎奧運會的賽場,背后經歷了太多的傷病,母親說她只在乎上場的他“疼不疼”。
肖若騰參加巴黎奧運會
“永遠把團體放在第一位。”這是肖若騰的座右銘。巴黎奧運會跟兄弟們一起去實現金牌夢,也是他堅持這三年最大的動力。時間轉到巴黎貝爾西體育館,中國男團前五輪都領先對手,肖若騰在跳馬項目上還貢獻了全隊最高分。然而,在最后一個單杠項目上,出現意外,替補上場的蘇煒德兩次掉杠。
再一次錯失金牌,他在安慰每一個隊友的時候,卻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痛苦。那是來自內心的疼痛,遠比之前身體上的更痛。這一次,他沒有壓抑自己,而是任由眼淚流出。所有的疼痛,都抵不過這遺憾之痛。因為,他已經沒有機會重來。
肖若騰(右二)投身于青少年體操賽事
奧運會之后,大家對于肖若騰的未來充滿了猜測。然而,這個性格堅毅、目標堅定的北京男人選擇了兩個都要。這不是終點,因為即將到來的全運會,為北京隊爭得榮譽依然是他的使命;這是起點,因為巴黎奧運會結束轉年,他有了新身份——先農壇體校副校長。
肖若騰參與先農壇體校工作
11歲那年,這里是肖若騰夢開始的地方;18年后,他回到這里,帶領著更多的人繼續追逐夢想。如今,家里的榮譽展示柜最醒目的位置依然空著。這也是他留給自己的動力,未來的某一天,或許他帶領的孩子終將會把這個位置放上他為之奮斗一生的那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