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白水報道 在“白水蘋果杯”第五屆女子國手戰半決賽戰勝於之瑩八段后,小魔女吳依銘達到升七段積分,成為2025年第12位升七段的棋手,也是目前國內26名活躍七段之一。然而,未滿19歲的她雖然是國內最年輕的女子七段,卻還不是國內最年輕的職業七段,比她更年輕的男子職業七段另有其人。
吳依銘年少成名,不過命運多磨,直至2018年12歲時才定段,進入職業棋手行列。此后她基本維持一年升一段的頻率,六年時間升到六段。此次女子國手戰,她一路連勝高星五段、唐嘉雯六段、於之瑩八段,升為七段。
本次女子國手戰,有望升為七段的共有三人:吳依銘、陸敏全、唐嘉雯,最終吳依銘成為幸運者,她也成為中國圍棋歷史上第九位女子七段棋手。
盡管吳依銘不到19歲就成為職業七段,但她卻并未創下最年輕女子七段紀錄。在她之前,共有8位女棋手升上過七段,創下最年輕七段紀錄的卻是張璇八段,她1986年18歲時升為職業七段,其時年齡比吳依銘還小。
但吳依銘是目前最年輕的女子職業七段確定無疑,而且她這個紀錄還會保持下去。目前女子職業六段共有李赫、羅楚玥、陸敏全、唐嘉雯、李思璇五人,她們中最年輕的李思璇與吳依銘同齡,但她升七段的積分還遠不夠。
目前國內棋壇最年輕的職業七段是18歲許一笛,在2025“爛柯杯”青少年公開賽濟南站第9輪比賽中,他戰勝陳家瑞六段后升為七段,成為目前現役的最年輕七段。
段位永遠只能作為參考,因為每個階段升段標準都不同,沒有可比性。2001年前,中國和韓國棋手升段最主要來源是升段賽,一年一次的升段賽錯過后,至少得再等上一年,所以,那個年代的升段比今天肯定要難得多。
今天升段之所以相對容易,是因為有了特別升段規則和積分升段通道,尤其是積分升段,等于是將過去一項升段賽擴大為無數個,只要是正式比賽,都會產生升段積分,像孫一格四段2024年還在參加業余比賽,但一年過后卻是職業四段的跨越式升段狀況,在過去簡直無法想象。
就算是獲得世界冠軍,升段也得通過升段賽才行。曾獨步天下的李昌鎬1986年初段,1992年五段時獲得東洋證券杯世界冠軍,當年升為六段。李世石三段時即獲得富士通杯世界冠軍,其后他拒絕參加升段賽,倒逼韓國棋院改革升段制,新設特別獎勵升段規則。
無論如何,就算以平均12歲定段為標準,19歲升到職業七段亦很了不起。平均一年升一段,這樣的速度在職業棋手中已是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