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記者嚴益唯述評
2025賽季中超的兩場上海德比,像是一部上下兩卷的戰(zhàn)術紀錄片——同樣的對手,不同的背景,穆斯卡特在其中演繹了兩種不同的比賽劇本,但貫穿始終的是他一以貫之的足球哲學。
第一回合:謹慎中求穩(wěn)
第5輪主場1比1戰(zhàn)平申花時,穆斯卡特執(zhí)教的上海海港尚處在賽季初的磨合階段。雖然延續(xù)了高節(jié)奏、高能量的進攻風格,但整體站位相對收斂。邊后衛(wèi)李帥與明天的活動重心更多停留在本方半場,左路的加布里埃爾在面對申花右路馬納法與楊皓宇的雙人壓制時,難以持續(xù)制造威脅。彼時,海港更像是在守中帶攻地尋找機會,而非全情投入的壓迫與沖擊。
第二回合:客場“搶開局”
到了第20輪,背景完全不同——賽前,外界普遍認為缺少奧斯卡與巴爾加斯的海港已不具備與申花抗衡的硬實力,畢竟自兩人離隊后,海港在德比中已連續(xù)三場不勝,聯賽積分還落后4分。然而,穆斯卡特卻在這個不被看好的夜晚,反客為主。
首發(fā)陣容的平均站位圖顯示,這場比賽海港的整體陣型更加前壓,兩名邊后衛(wèi)都比第一回合時更靠前,尤其是李帥,出場74分鐘觸球60次,折算為全場相當于73次,比第一回合的單位時間觸球數提升12%。這并非個體狀態(tài)爆發(fā),而是全隊聯動的結果——左后腰茹薩的站位相比第一回合時更加靠前,保證了李帥與加布里埃爾在左路形成多點沖擊,壓制了申花原本活躍的右路。
第46分鐘的進球,是這種聯動的縮影:加布里埃爾左路帶球內切,吸引右邊前衛(wèi)李可防守后,將球回傳給前來接應的茹薩。茹薩隨即將球分給李帥,二人完成一次撞墻配合,打穿了馬納法與李可的防區(qū)。李帥下底傳中,助萊昂納多包抄破門,將比分擴大為2比0。
相比第一回合,申花右路的防守明顯不適應這種持續(xù)壓迫,連主帥斯盧茨基都承認球隊上半場“過于尊重對手,退得太深”。
換人與變陣:從攻到守的無縫切換
如果說首發(fā)陣容的激進讓申花感到不適應,那么海港下半場的換人則進一步擾亂了對手的預期。第61分鐘,穆斯卡特用中后衛(wèi)魏震換下表現出色的右邊鋒劉若釩,將陣型從4-2-3-1調整為5-4-1;比賽70分鐘后,又先后對位更換兩名邊后衛(wèi),全面轉入深度防守模式。
中場的一次換人同樣耐人尋味——楊世元替換受傷的維塔爾。雖然表面是因傷對位換人,但楊世元的回撤站位與隨即登場的申花關鍵球員特謝拉,構成了針鋒相對的防守布局。楊世元有備而來的盯防,讓特謝拉難以在最后階段形成持續(xù)威脅。
這樣的換人對比第一回合形成了鮮明反差。當時在63分鐘換下劉若釩時,穆斯卡特選擇的是另一名邊鋒李新翔,依然試圖以攻代守。這一次,他則果斷引入中后衛(wèi),顯示出更強的防守決心與結果導向。
先攻后守,務實保勝——穆斯卡特的德比答卷
本賽季兩回合德比的對比,完整展現了穆斯卡特的足球哲學。無論是第一回合主場穩(wěn)中求勝,還是第二回合客場搶開局、打亂對手節(jié)奏,他始終堅持以進攻為主線——高位壓迫、快速傳遞、利用球員特長制造優(yōu)勢。但與賽季初相比,他在第二回合展現了更強的結果導向:當領先優(yōu)勢建立后,他能夠果斷變陣,將主動進攻切換為深度防守,用陣型與換人最大化保住勝局。
這種“攻守一體”的思路,并不是簡單的進退,而是以贏球為唯一標準的戰(zhàn)術選擇。李帥、茹薩與加布里埃爾在左路的立體沖擊釋放了進攻火力;楊世元精準盯防特謝拉,則在防守端鎖住了對手的最后一搏。與此同時,門將顏駿凌本場完成了6次關鍵撲救,多次化解申花的射門威脅,是海港最終保住勝局的重要支點。
賽后,穆斯卡特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態(tài)度:“我們在設定比賽策略時,計劃還是以侵略性為主,打出攻勢足球。和申花比賽是一種榮譽,我們和這樣的對手比賽,每場德比的目標都是要戰(zhàn)勝他們。”侵略性是起點,勝利是終點,但不可忽視的是,這場勝利同樣有賴于門將的神勇與一些關鍵節(jié)點的運氣因素。
從主場的謹慎到客場的主動,從全力進攻到穩(wěn)固防守,穆斯卡特在兩場德比中完成了一次戰(zhàn)術閉環(huán)。殘酷的德比大戰(zhàn)讓他的理念更成熟,也讓外界看到:無論是攻、是守,還是攻守之間的瞬間切換,對于教練而言,最重要的是不斷找到那條通向勝利的路——哪怕勝利有時也需要一些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