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又輸定位球!
賽季首輪,曼聯主場一球不敵阿森納。輿情多感慨曼聯輸得不值,呼吁趕緊換門。以文豪內維爾為代表的一派,鑒于曼聯這些年大仗被大虐,小仗被小虐,沒仗自虐,竟變得“寬容大度”,在敗仗中找積極因素。而以老隊長基恩為代表的一派(被年輕曼聯球迷戲謔“老不死的”)則不滿部分球員幼稚和膽怯,對“寬容”的言論憂心忡忡。
寬容失誤,寬容幼稚,意味著接受失敗,習慣失敗。往大了說,接受曼聯二流的觀點(這和承認二流截然不同),極易滑向沒志氣,沒骨氣的危險心態。一旦蛻化成“曼聯再差我也愛,你愛看不看”的路子,想翻身也難了。往小了說,是忽視存在的問題,姑息養奸。賽前如果讓你選:就輸阿森納一個,干不干?會有很多曼聯球迷默默點頭。但俱樂部砸了兩個多億,絕不會輕易放過這個結果。一俟戰績沒有好轉,那些沒有必勝把握的焦點戰役,也會掉頭來咬你。
早些日子,米盧和響姨來訪,座談期間,響姨的孩子聲稱自己是曼聯球迷,問起:曼聯這個賽季怎么這么差?我頓時想起基恩當年的一句名言。當時愛爾蘭和北愛爾蘭被分在歐預賽一組,德比安保風險極高。有生在英格蘭的愛爾蘭國腳不諳歷史,目睹賽前火爆的球迷對峙,好奇地問基恩:哥,這是鬧哪出?基恩回答:你有幾天?
曼聯沉疴多年,翻身絕非易事,恢復元氣必跬步先行,逐步修正失誤。定位球便是跬步之一。走得好,能帶動其它方面進步。可惜,曼聯再次將一場可以一爭的焦點賽事,毀在定位球環節,怎能不讓“老不死”的球迷們怒火中燒?!巴延德爾的低級失誤,主裁判確有縱容對方球員阻撓之嫌,但大部分名宿同意:這鍋是門將的。基恩就把近兩年批評曼聯門將軟弱的冷飯再炒一遍:對付不了這種干擾,還是學國際象棋吧!
阿森納突然成為定位球得分王,絕非一日之寒。教練班子和球員耕耘多日,方積累起破門和防守心得,終有最近兩個賽季各項賽事破門31次的駭人回報。阿森納各項賽事得分225,定位球占近1/7,放眼全歐誰也做不到如此高效。阿莫林該如何應對?訓練咱們看不到,實戰讓人看到的還是曼聯又恐懼又業余。
上賽季在聯賽杯對熱刺,巴延德爾就以同樣方式丟過球。阿森納這次角球戰術大同小異,都是讓體魄強健的后衛去“沾”門將,萬一被主裁判或者小黑屋追究,大不了沒進球,不損失什么。可一旦得手,那就是寶貴的領先,尤其是對曼聯這種進攻乏術的球隊。幾個細節值得討論:首先,誰負責保護門將不受沖擊?其次,誰負責守門柱?再次,誰負責盯防對方沖擊三點?對位盯防薩利巴,不是德利赫特而是芒特。這種體魄不對稱的對抗,在當今防守定位球的安排上比比皆是,究竟是為什么?莫名其妙。
曼聯前柱有人,后柱是德利赫特。但他在死球變成活球后,瞬間短路丟了崗位,讓卡拉菲奧里輕易擺脫多爾古糾纏頂入。球開出剎那,蘇維門迪沖向前點,姆伯莫沒跟(盯防對象是本·懷特),庫尼亞一把將蘇維門迪抱住。所以你可以責備芒特沒有正面抱摔薩利巴,可以批評德利赫特看球不看人,怪罪多爾古敷衍塞責,但到最后仍是巴延德爾無能,斷送了這場比賽。
現在的規則究竟允許攻方多大程度上欺負門將,并無一定之規,吹不吹看裁判心情。賽季開始前,裁判和英超各隊開會討論“擦邊球”,曾表示會加強對干擾門將的判罰,結果一打還是老樣子。那么平時訓練,阿莫林就必須多個心眼兒,將阿森納的角球模式摸熟摸透。最重要的是叮囑門將:不是他們來嚇唬你,而是你要霸凌他們!同樣的場景,拉亞處理得很到位,果斷地揮拳打掉B費的內旋任意球,德利赫特貌似還被拳風掃到。巴延德爾身高兩米,卻只會沖裁判哭訴。
這個定位球失球,大概率會讓巴延德爾被甩賣(他憑什么加盟曼聯也是個謎)。曼聯現有兩難:是重新去追巴萊巴,還是改追唐納魯馬甚至德赫亞?竊以為,巴萊巴如果能到手,這事兒不用想,你缺個好門將還能混,缺個好中場沒法混。曼聯有機會追平,奈何中后場不給力,鋒線得不到支援而飲恨。
姆伯莫和庫尼亞加盟,將原本篤定司職其中一個位置的B費擠去與卡塞米羅共舞。兩個老人家和阿森納的年輕小伙子對抗,別說身體夠不夠,光是體能和速度就跟不住。B費這些年是曼聯的第一腿,沒有他就沒有曼聯這幾年的閃光時刻。但他畢竟過30了,犯錯的次數和嚴重程度與日俱增。不少曼聯球迷討厭他后場丟球,就是最近兩年的事情。本場也許是吧B費數得著的低靡案例。導致丟球的角球,就是他在禁區里誤傳造成的。另一個糟糕的地方,是他帶球越來越多,拿球時間越來越長,埋下被對方擒殺的伏筆。
話說回頭,B費持球太久,部分原因是隊友不跑也跑不到位。推進磨磨唧唧,是曼聯無法搶回至少一分的隱性原因。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場面:芒特踢箭頭,曼聯本應加快傳球速度和節奏,多讓他上腳。但后防一味高球找姆伯莫和庫尼亞,這哥倆背身接高球,被薩利巴和加布里埃爾盯得無計可施。
一俟阿莫林用舍什科換下芒特,該起高球了,隊友此時如夢方醒,紛紛用短傳倒腳尋找戰機。該快不快,不該快又倉促,70多分鐘就這么浪費了。再用阿馬德換下達洛,阿瑪德卻又和姆伯莫擠在一起,都想拿球起腳,一度還互相干擾。其實最應該換的是多爾古(正確做法是阿瑪德換他),除了一腳射門中柱,他大部分時間處理球都辣眼睛。按表現打分,巴延德爾不是最差,最差的是多爾古。其次就是B費,再往后是盧克·肖和約羅。
時間在一分一秒流逝,約羅卻沒有多少緊迫感,既不知道該傳誰,也不知道傳哪里。阿森納知道約羅用球不咋地,就讓他帶球,直到把他誘出防區再撲他。這種比賽,卡塞米羅和B費不應該同時首發,他倆頂不住對方中場的三人圍搶,何況還有卡拉菲奧里助拳。問題來了:B費作為隊長和過去五年的核心,阿莫林敢不敢拿掉他?要等他犯下怎樣的大錯再撤?
卡佩羅說過:既然你知道某某某表現不達標,為什么要拖到第60分鐘才下手?為什么不半場就當機立斷?那15分鐘能給你什么?庫尼亞和姆伯莫加盟,擠掉了本屬于B費的空間,不能為了安撫他就硬把他塞進首發,而讓更合適當打手的烏加特無所事事。如果曼聯補進一個巴萊巴類型的中場,哪里還有B費的活路?阿莫林想好了嗎?曼聯其實可以拼湊兩套陣容,阿莫林完全可以讓B費暫時成為輪換角色。老同志有功應該尊重,但集體的利益高于一切。
好消息也有。庫尼亞和姆伯莫物有所值,踢得非常賣力,盡管收獲和付出不匹配。曼聯球迷終于可以不再因為某些球員無能而血壓飆升了。拉什福德和加納喬都還沒有正式轉會,只有等他倆都換回真金白銀,你就知道行家是怎么評價他倆,也知道某些球迷成天念叨“賣了可惜”是多么無知。舍什科只踢了25分鐘,但表現要比踢了一個多小時的哲凱賴什更好,如果曼聯能把兩翼調整到位,發揮其身高優勢,進球不應是難事。輸阿森納不丟人,對方已經是磨合了三年的成熟集體,曼聯才剛起步,但要格外小心細節。滕哈赫的第一賽季也讓人期待。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