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薛珺鐸
越來越多人開始把榮膺世界冠軍,當做切爾西復興的信號。這確實是個相當值得玩味的宣傳熱點,藍軍的球衣贊助商也這么想。當隊長恩佐領著一眾身披黑袍的球員涌進倫敦碗時,觀眾們很容易產生一種倏然穿越的錯覺。
經典版型上,印有CFC字樣的老款隊徽被繡在了球衣中央,強調著“核心地位”,分居兩旁的贊助商logo和世俱杯冠軍金標,似乎只能當做陪襯。俱樂部在賽前適時為這次設計做了解釋:2005年是球隊輝煌的點火之年;而如今的藍軍登上世界之巔,兩者間的傳承已經呼之欲出。新球衣最終得到了一個巧妙的比喻:一座連接切爾西過去與未來的倫敦之橋。
但比賽的前15分鐘,這種聯想顯然是不作數的。穆里尼奧掛帥的切爾西,既不會因為紀律散漫,而在前場送出球權,后腰也絕不會在轉換時,因為上搶的躊躇釀成大錯。這種混亂倒感有些像……格雷厄姆·波特治下的那支藍軍。
橫跨20年的冠軍之心
就是今晚坐在西漢姆聯教練席上的那位波特。首輪以3球負于升班馬桑德蘭后,這位前藍軍主帥在“鐵錘幫”的日子,似乎也即將要進入倒計時。阻擊藍軍,順帶向老東家復仇,成了波特唯一可行的救命稻草。
被問及對德比的展望時,波特提到了兩個決定性因素:除了整個團隊間的巨大努力外,還需要一點點運氣。諷刺的是,這兩點都是他執掌藍軍時,未曾擁有過的利好;而在凈吞五彈前,西漢姆聯其實一度因為策略得當,看到過勝利曙光。
防線整體的協同移動下,新援迪烏夫看破了埃斯特旺的意圖,直接將皮球截斷,送到了帕奎塔腳下,這源自團隊的努力;巴西中場則在小步幅的調整過后,以極為果決的姿態選擇攻門,羅伯特·桑切斯甚至根本不在撲救的可行線路上。精妙絕倫的弧線,以及身旁凱塞多的錯愕、未能及時封堵,在世界波前缺一不可,這何嘗不是波特渴求的運氣眷顧?
假若是馬雷斯卡新官上任的那支藍軍,球員們確實極有可能,因為這類突如其來的意外而方寸大亂。莫非真是這件帶有復古色彩的球衣,和胸口的世俱杯金標讓藍軍的心態脫胎換骨?庫庫雷利亞至少肯定了后者帶來的改觀:“開場的迷失后,我們堅信自己會贏,所以表現反到越來越精彩。”
藍軍在落后時展現出的反撲姿態,確實極為夸張,這點甚至并未因西漢姆聯有來有回的攻勢而受到影響。實際上,恰恰是西班牙邊衛,率先察覺到了對手的弱點。屢次三番的對角線傳中下,為進球立功的迪烏夫逐漸招架不住,并成了藍軍上半時連扳三球的“焦點人物”。
皮球眼看要送到埃斯特旺腳下,確實是他率先解圍,彌補了失位的后果。但卻在角球防守中失神——沒能及時的跟防,才讓若昂·佩德羅的前插開花結果;隨后,在佩德羅和埃斯特旺利用個人能力打開局面、逆轉比分時,他則干脆都當起了看客。
漫不經心的回防態度,肯定被隊友看在眼里,隊長鮑恩賽后的失態發言,顯然意有所指。也許,這種消極情緒早在中場休息時就蔓延開來,否則難以解釋,為何門將赫爾曼森會在下半場,連續兩次的角球防守中出現致命失誤。
橋上的得意者,橋下的失意者
實際上,當恩佐接到埃斯特旺橫傳,輕松打進第三球時,倫敦碗的主場觀眾就已經走了大半。馬雷斯卡卻對弟子們的表現欲樂此不疲,時刻站在場邊、帶著豐富肢體語言的個性,也像極了20年前那位意氣風發的少帥。
這一切確實都很容易勾起懷舊情緒,對應起恩佐進球過程里,參與隊員的位置與號碼,外媒就有球迷感慨道:仿佛是再次看到了德羅巴回做策應、羅本下底制造殺機、蘭帕德前插得分的歲月。其實就今夜的發揮而言,在感性因素背后,的確存在不少能與20年前那支切爾西構建聯系的紐帶。
譬如定位球進攻時的得心應手。很多人也許已經淡忘,在阿森納重燃起定位球戰術的革命風潮前,藍軍才是英超里的翹楚。2004-05賽季,藍軍的74粒入球里,就包含了足足15次定位球得分——幾乎是曼聯與槍手總和的兩倍。然而,單場英超轟進3記定位球,的確是一項前輩們都難以企及的成就。
譬如,在德比中的統治力?倫敦城的驕傲(Pride of London)仍是斯坦福橋旁最顯眼的標語,馬雷斯卡也并未讓這個實際意義上的頭銜旁落。接管球隊后的14場德比,意大利人合計摘下了26分。誠然,拋開季初的頭兩輪,穆里尼奧在更短的時間內也做得更好(2004-05賽季10場德比得到24分),可考慮到如今藍軍稍遜一籌的星味,以及馬雷斯卡的資歷,眼下的德比戰績已經相當傲人。
還記得蘭帕德口中的“三分巷”笑談嗎?和彼時的熱刺類似,近三次交鋒皆墨的西漢姆聯,正在成為眼下切爾西最中意的對手。可惜并非所有人,都能夠志得意滿地站在今晚的這座時光之橋上。
用助攻將功補過的埃斯特旺自然在功臣之列,倘若不是基爾曼封堵及時,臨危受命的巴西天才,極有可能用1傳1射,紀念自己英超生涯的首次先發;同胞若昂·佩德羅則直接制造了3粒進球,回饋了主帥馬雷斯卡的背書——似乎,他確實更應該,也更適合出現在中鋒身后。
凱塞多恐怕最容易對時光的流轉感同身受:2年前,球隊在同一座球場落敗,正是他的失誤致使了第三粒丟球。如今,顯然不會再有人往他頭上冠以“水貨”之名,新一代的藍軍鐵腰,在自己的俱樂部百場里程碑上,親自利用角球鐵樹開花,了卻了這樁心魔。
相比之下,杰克遜與帕爾默則因為不同的原因,陷入了同樣的尷尬。藍軍在上季造訪倫敦碗也是在季初。彼時,琴瑟合璧的兩人導演了3球大勝。不到1年內,前者已經招致棄用。馬帥賽前幾乎是明示塞內加爾人的藍軍生涯已經到頭,德拉普和佩德羅如今在場上多風光,便襯得他有多落魄。
而假如帕爾默在場上,藍軍又是否能豪取這場大勝?賽后,所有人默契地對這個話題避而不談。名宿保羅·默森先前斷言,對帕爾默嚴防死守,鐵錘幫便贏了大半。很難設想到,藍軍新10號賽前熱身時的受傷,反倒產生了如此巨大的蝴蝶效應。
馬帥對此的態度似乎有些玩味:球隊早就證明了,不只是帕爾默FC。而今晚則是因為保險起見,聽從了帕爾默的感受,讓他輪休。不妨往好處想:從俱樂部角度出發,能夠善用帕爾默的同時,又切實擺脫了對他的依賴,這已經算是德比中的最大收獲。
文/薛珺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