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靜宜
人生如戲。兜兜轉轉1/4個世紀,62歲的穆里尼奧回到他執教生涯的起點——本菲卡。外界不對穆帥于故地東山再起抱有殷切期望,卻不減對于狂人其人的期待。媒體反應最為直觀:穆帥上任發布會,共吸引15名文字記者、14名攝影記者和7名攝像記者到場;官宣公告發布前一日,更有媒體于深夜駐守在穆帥宅邸之外,只求鳥叔親口證實回歸,穆帥無奈揮手,苦勸對方“回家睡覺”。
9月19日,穆帥駕駛阿布拉莫維奇在2008年贈予的“分手禮物”——全球限量60臺的法拉利612四座跑車,抵達本菲卡基地。不知穆帥此舉,是有心或無意,畢竟下輪歐冠,他就將率隊重返留有其深厚烙印的斯坦福橋。
穆帥與舊主多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恩怨情仇。其中本菲卡占比甚少,一來穆帥來時尚為無名之輩,亮眼身份不過范加爾翻譯,二來雙方合作僅短短4個月,愛也好,恨也罷,始終有限。此番重逢,穆帥自帶光環,譽滿天下的同時也謗滿天下,人生經歷起落重重。巔峰穆帥非本菲卡可攀,如今雙方各有難處——名不見經傳的卡拉巴赫在光明球場反客為主,以讓二追三的形式締造隊史歐冠首勝,拉熱當日引咎下課,“咎”其根源,在主席大選當前,魯伊·科斯塔決心請神救駕,說的是本菲卡主帥必須“具備贏家特質”,賭的是穆帥盛名能幫他贏得選票,以應對共計8人參選的隊史最大規模選舉;穆帥則欲排遣土超1年積郁,反將費內巴切一軍,更不惜降薪明志,他在費內巴切的年薪為1050萬歐元,卻只要本菲卡400萬。
在回歸開場白中,穆帥強調本菲卡對于他的特殊意涵:“此刻我心緒起伏,好在有經驗助我控制情緒。對于這份信任,我深感榮耀。本菲卡與本菲卡王朝的歷史、文化及其龐大體系,在葡萄牙人之中家喻戶曉。必須說明一點:我需要屏蔽這些情緒,以最純粹的方式看待本菲卡與我的工作和職責。作為世界頂級球會的主帥,我將全身心投入這份使命。時隔25年再見,我并非為慶祝個人執教生涯而歸。這25年間,我曾有幸為世界級豪門供職。我只想以本菲卡球迷代表的身份告訴各位,在所有我執教過的球隊之中,本菲卡教職無疑最使我感到光榮、最能激發我的動力與責任。言語或許易逝,唯有行動永存。我的承諾很明確:我將為本菲卡和我的職責而傾我所能。這是我的莫大榮光?!?/p>
千禧之年,穆帥接替海因克斯,入主本菲卡。時值上位動蕩,穆帥亦受波及。在續約要求被新主席維拉里尼奧拒絕后,穆帥負氣請辭,維拉里尼奧為此悔不當初。時移世易,穆帥回望當時,也對當初的沖動流露悔意:“那既是我執教生涯的起點,也是邁向成熟及巔峰期的轉折點?;蛟S換做今天,事情不會以那種方式收場?,F在我會更多考慮他人。那時我不夠成熟,與現在截然不同?!?/p>
變的是年齡、閱歷,不變的,則是穆帥的爭勝天性:“我對于勝利的瘋狂渴望始終如一。25年前如此,率隊對陣本菲卡時同樣如此。這是我的底色。但如今我更加成熟,幾乎經歷了所能經歷的一切?!?/p>
穆帥種種經歷,成功與失敗兼而有之,雖然狂人并不承認自己曾有過真正意義的失?。骸霸诓糠秩丝磥恚业膱探躺姆譃閮啥危欢畏€定奪冠,一段則被視為低谷。但令我不解的是,正是這段所謂的低谷期,我在5年內兩度打進歐戰決賽。我自己無所謂,現在的我更加無私、無我,更愿為他人帶來快樂。本菲卡球迷才是真正重要的存在,我是來提供服務,并幫助本菲卡取得勝利的,勝利本就刻在這間俱樂部的基因之中。我們不會一直取勝,但也決不能像兩天前那樣告負。這有違本菲卡的身份屬性!本菲卡的真正面貌,體現在對陣費內巴切的前30分鐘,是在伊斯坦布爾少打一人卻依舊摘得勝果的球隊,這才是我印象中的本菲卡。我們下一場比賽就在48小時后,球員尚在恢復體能。我需要介入調整,但必須謹慎對待,決不能過度激進。首先,要從情感層面建構心態,要在踏上球場的一刻,意識到身后有百萬球迷的支持。戰術層面,我會在可控層面進行微調,我的前任實際上已有出色成果。”
聊罷本菲卡,穆帥主動將話頭引向費內巴切,他明確表示,后悔執教土超豪門:“在上一家俱樂部,我本可輕松采用四后衛體系。結果在我離開之后,他們一下子簽了5名球員,這在我任內完全不可能出現。但我一直秉持根據手頭陣容調整戰術的理念,必須因人制宜。我之前稱贊過本菲卡的陣容架構,現在依舊不變。我并非體育精神的典范,雖然有所改善,但要讓我真心實意的道賀本菲卡和拉熱,還是不太容易。本菲卡擁有出色的球員與教練,但這就是我們的人生。我們作為教練,都要經歷失去工作的陣容。拉熱此刻必定備受煎熬,正如之前的我一樣,但我衷心愿他前程似錦?!?/p>
“對我而言,執教頂級球會本身足以構成理想環境。我的執教經歷足夠豐富,游歷過不同國家,雖有錯誤選擇,但從無悔意,唯有對得與失的清晰認知。加盟費內巴切的確是錯誤選擇,但我奮戰至最后一刻。而重返本菲卡,則意味著回歸我應在的水準?!?/p>
媒體嘗試追問,回歸葡超的穆里尼奧,會更加保守,還是以攻為主。鳥叔并未明確回應,只說必須狠狠地啃噬對手,這是本菲卡近期比賽的不足之處。而作為足壇功利主義代表人物,穆帥曾在9年前執教曼聯時留下名言:“足球世界不乏詩人。但詩人們,通常冠軍寥寥。”在以防守立身的穆帥看來,現代足球涇渭分明:實用主義者與詩人、勝利者與夢想家、為獎杯獻身者與為理想赴死者遙遙相對。就在今夏接受Canal專訪,穆帥對當前足壇以“為理想赴死”為榮的文化現象做出尖銳批評:“我們處在這樣一個時代,一些教練行徒勞之事,并因此犧牲。但他們卻宣稱:‘我死了,但我是為理想赴死?!业呐笥眩绻阋蚶硐胪魉溃悄銓嵲谟薮??!?/p>
穆帥并未指名道姓,但足壇大把人奉理念和公眾認知為圭臬,為理想慷慨赴死者前仆后繼:皮爾洛、莫塔、波斯特科格盧、滕哈赫等等等等。穆帥不比他們優越或高明,他的實用在足球戰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也未能避免陷入僵化的宿命。只是我們能從中窺見,穆帥對于結果重于一切的不變堅持,正如他自己所言,25年執教生涯,他唯一不變的,是對勝利的狂熱追逐。穆帥不會、也不需為理想赴死,但他二進宮本菲卡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球員為他獻身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