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特約記者 楊健
和去年巴黎夏特萊劇院懸念幾度反轉不同,登貝萊加冕2025金球獎,是一出從初夏就板上釘釘的官宣。盡管歐冠決賽未能以進球殺死些許懸念,但從法網上扛著大耳杯搶鏡C位至今,大巴黎10號的登頂不過是時間問題。然而,從17歲完成生涯首秀,拖拖拉拉到28歲才兌現天賦和期待值,昔日的遲到青年,也開創了金球獎史上最離奇的劇本——直取金球之前,“登球王”一次30人候選名單都沒進!
事實上,就在1年前,更接近金球的法國球員,還是登貝萊的頭號密友姆巴佩,登貝萊承載的期待值不是金球,而是別把巴黎帶偏帶垮。但現實的反轉就是如此妙不可言,后梅羅時代的金球之爭,羅德里和登貝萊都是斜刺里異軍突起,這非但昭示著金球投票風向的轉調,也讓無趣了多年的金球之爭,重回懸念叢生的軌道。
“野生”金球,不勵志,夠傳奇
盡管如今睥睨眾生,但在登頂之前,登貝萊不但被尋常球迷嫌棄,連祖國的主辦方都不待見。2016-17賽季,入選德甲最佳陣容、且拿到賽季最佳新秀的登貝萊,迎來生涯首個高光賽季,但金球選戰卻無情地忽視了他,當然,比起那一年躋身30人的姆巴佩、坎特、格列茲曼和本澤馬等同胞,才20歲的登貝萊,著實差點意思,落選不足為奇。
但在成為法國足壇首位億元先生之后,登貝萊與金球獎的距離卻肉眼可見地越拉越遠:加盟巴薩之初,傷病頻仍、紀律堪憂的他始終是反面典型,哪怕2022-23賽季巴薩奪得后梅西時代首次西甲冠軍,轉型偽9號令人眼前一亮的登貝萊,仍舊因缺席過多、數據不顯而被金球獎無視,且一直持續到了去年。比他成名更晚的國家隊隊友邁尼昂、恩昆庫、穆阿尼和薩利巴,都先后入圍候選,得到專家團認可,唯獨登貝萊始終在外打轉。而在俱樂部層面,如今為其陪跑的大巴黎隊友唐納魯馬、克瓦拉茨赫利亞和維蒂尼亞,實則也比登貝萊更早進入了30人名單。
這樣的奇景,新世紀以來只在奇數年發生過一回,那便是2003年金球獎得主內德維德。從1996年揚名歐洲杯之后,長達7年間捷克鐵人雖然穩定上升,但因其過于樸實無華的球風,還是常年被金球評審忽視,雖然在1996、1997、1999、2000和2001年5次入選30人名單,但合計只拿到12分,更有3次零票墊底陪跑的尷尬歷史,直到2023年他在加盟尤文第二季帶隊拿下意甲、闖進歐冠決賽,歐預賽又力壓荷蘭直取小組頭名,世人才將遲來的金球獎頒給了捷克老將。論球風,內德維德和登貝萊正好是兩個極端,捷克人生涯以勤能補拙著稱,而登貝萊直至如今,仍不乏“揮霍天分”的差評,這種極致的刻板印象,對于金球選戰顯然是莫大減分項。
回到那個過于俗套而粗暴的對比,登貝萊包攬金球、歐冠冠軍和歐冠MVP,放在其他體育項目如何作比?如果以中國體育迷相對熟悉的NBA而論,大致相當于喬爾·恩比德在2025年拿下NBA總冠軍、常規賽MVP和總決賽MVP,亦即都是一位天賦滿滿、但個性乖戾的怪才,在一支燒錢無度、多年無冠的準豪門,完成超級大滿貫。對于球員本人,這是天賦的應有之義,只是過程太過曲折,來得也格外猝不及防。
戰國時代,見者有份?
偶數年和奇數年的金球選戰,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評選。多數投票者在偶數年,可以閉著眼睛投大賽冠軍隊中的最佳個人,但奇數年國家隊戲份有限,歐冠和聯賽權重更高。而歐冠改制元年劇本的“不可控”,也給金球評選帶來了更多不確定因素。去年此時,進球+助攻冠絕五大聯賽的薩拉赫、半個賽季刷出以往全年產量的拉菲尼亞奪金呼聲甚高,而彼時的登貝萊,還因歐冠染紅被恩里克罰蹲球監,“聯賽階段”出線都一度岌岌可危,但進入2025,起初壓根不在討論序列的登貝萊,卻逐個彎道超車、后發先至。
后梅羅時代,羅德里和登貝萊先后登頂,球迷預料中的“新雙驕”姆巴佩和哈蘭德,并未在金球賽道開啟新版二人轉,維尼修斯、貝林厄姆、亞馬爾乃至拉菲尼亞參與角力,中前場球員更受評委青睞的大方向依舊,但絕對熱門甚至穩定躋身三甲者,卻少之又少。而唯恐競爭不夠激烈,今年金球獎候選名單中的新面孔創下歷年之最:登貝萊之外,杜埃、努諾·門德斯、法維安、若昂·內維斯也都強勢入圍,而哲凱賴什、鄧弗里斯、麥卡利斯特、麥克托米奈、奧利塞等實力派的入圍,雖然暫時只能陪跑,但足見金球推陳出新的力度所在。
這也意味著,如今的金球選戰有望重返世紀之交群雄并起的年代。從1998年的齊達內開始,直至2009年金球獎和FIFA先生合并前的最后一屆,12年間12位金球得主從未重復,其中只有羅納爾多一人之前有過登頂記錄,這也是金球獎歷史上公認競爭最充分、懸念最大的戰國時代。而今,無論從球星的絕對統治力,還是冠軍隊內部的持續“分票”,衛冕金球甚至連續霸榜的絕對熱門,已經不復存在,新鮮感或許成了打動評委和球迷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