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薛珺鐸
圖赫爾預言的含金量還在上升。“世俱杯本身充滿價值,但對時間的占用令人擔憂。”言外之意,缺少漫長賽季后的充能和7月的備戰周期,“有幸”赴美參賽的球隊,新一季有不小概率會受到反噬。
不信?沒有參加世俱杯的利物浦通過接二連三的絕殺,延續著在英倫的統治地位;阿森納則在阿爾特塔的操盤下,配合充盈的板凳人選,縫縫補補的依舊如意。反觀曼城和切爾西……
實際上,前切爾西主帥并沒有在采訪里提及老東家的名字,這是種比較體面的做法,既給了曾與自己不合的清湖資本三分薄面,也沒有讓藍軍眾將,抑或后繼者馬雷斯卡承受到任何隱性壓力。
可不出他所料的,即便今晚的聯賽杯最終用勝利止頹,但切爾西全隊的心氣,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揮發”,甚至比大眾預想中還要快。佐證就是:從拜仁、曼聯,到英甲球隊林肯城,對手的檔次本來在逐步“降級”,但馬雷斯卡率隊踢出的卻似乎是同一種足球。
借用來網絡熱梗形容,就像是受了上場聯賽敗仗的刺激,切爾西掠過了“理解”階段,從“嘲笑曼聯”直至“成為曼聯”——沒章法、沒斗志,更缺乏臨場變招,空有“流量”。所幸下半時自家人喬治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否則堂堂世界冠軍不敵英甲“紅魔”,恐怕會比真紅魔爆冷輸給格林斯比更吸睛。
和上季在聯賽杯碰到的“大蝦隊”莫克姆類似,林肯城也算半個網紅球隊(在英倫半島甚至更風靡),是各類足球游戲玩家在征戰低級別聯賽時的最愛。不過和競技場上乏力的前者不同,林肯城9年前還在半職業聯賽征戰,如今卻已經一躍成為英甲聯賽的升級熱門。饒是這樣一支勵志球隊,也很少有人料想到,能在上半時絕大部分時間里占據主動權。
開場第1分鐘,藍軍就被戲弄了。皮球從哈托和福法納中間滑過,只可惜主隊球員蒙茲馬跟進的勁射擊中了立柱。請注意,林肯城這次進攻的終結者甚至是本隊的中后衛,這才最讓人大跌眼鏡。
英甲紅魔幾乎是以世俱杯切爾西遏制巴黎的極端方式,來針對這位當事的對手,但凡得球,林肯城就會以不擇手段的方式,迅速把皮球運作到另一個半場,并且在丟失球權后以極端的人盯人參與反搶。面對此類低級別聯賽特有的風格,素以后場傳導見長的切爾西仿佛丟了魂魄。
開場的驚魂過去沒多久,更滑稽的一幕出現了:為了盡快清理出不斷被送進禁區的皮球,約根森直接出擊用拳擊球,卻不慎同來解圍的福法納撞了個滿懷。一度倒地不起的法國中衛雖然很快返場,但決策層面顯然還沒恢復清醒:試圖在后場推進被斷的玩火行為,險些致使又一次陷入被動。
直到第9分鐘,切爾西才第一次在林肯城的半場觸球,首次攻門則是10分鐘后的事。這非但不能代表藍軍在找回感覺,反而只會體現球隊今晚的窘態。該來的總會來:一次并不緊迫的逼搶下,恩佐慌不擇路地向弧頂長傳,小查洛巴則全然沒感知到身后蟄伏的斯特里特。身價僅僅20萬歐、本賽季還未開胡的主隊前鋒,用一記堪比凱恩在上周中得分的推射,叩開了約根森的城門。
誠如一名藍軍擁躉在《電訊報》的半場戰報中評論得那樣:“假如低級別對手的表現像林肯城這樣值得夸贊,我們能夠接受落后甚至失敗。但不可理喻的是,我們看不到隊員們對被動局面的反應,就好像丟球是個注定的結果。”
倒也不必要如此大為光火,眼下的困局里,比球員們麻木的大有人在。很難想象馬雷斯卡對球隊的掌控力還剩多少。
季初他便口口聲聲抱怨中衛儲備不夠,而一直得不到鍛煉機會的阿奇姆彭不湊巧地在今晚感冒了;官網采訪里,馬帥評價約根森的言辭里充滿了信任,丹麥門將的回饋方式,則是屢次三番的糟糕手型和出擊時機,甚至直到89分鐘時還險些因為判斷錯誤,葬送來之不易的逆轉。
諷刺之處在于:馬雷斯卡賽前強調,今晚關乎斗志,因而更需要上場的輪替者們,借著比賽時間提升、以便在賽季里發揮作用,但當他口中那些“疲憊的資深隊員”入替后,依舊能夠察覺出和輪替陣容的天差地別。內托、庫庫雷利亞上場后,觀眾便很容易理解哈托和加納喬得不到機會的原因。
喬治的傳射,好歹終止了這場鬧劇的進一步發酵。與上季對壘莫克姆一樣,打破僵局的途徑還是遠射——最考驗運氣和時機的得分方式。興許這種進球會讓馬雷斯卡反思多線程作戰的意義。
去年,聯賽杯和歐協聯的賽程更像一種“恩賜”:畢竟總有菲利克斯、恩昆庫和迪薩西這樣,明里暗里表達對上場時間不滿的隊員,參賽機會反而代表了平衡之道。猜猜看,會不會在本季某個時刻,馬雷斯卡反倒希望無謂的比賽消耗少些?
文/薛珺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