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武一帆
37歲的布斯克茨在一場美職聯的比賽后,宣布賽季結束后退役。確實有些突然且缺乏儀式感,但這就是布斯克茨的風格。他的感言也很簡單:感謝足球。
咱們的球迷群體中將布斯克茨戲稱為“球盲過濾器”,字面意思是說外行看不懂布斯克茨踢球。其實反過來說也有道理,布斯克茨的足球造詣和貢獻很難用幾個簡單的詞匯,數據或集錦片段加以總結。就算是內行人也要打開整場比賽,在遠景中截取幾個畫面,再跟你解釋他是怎樣思考和行動的。
布斯克茨的非典型性反而是他最典型的標簽。他可以用伊涅斯塔的方式連續假動作過人,將球從包圍圈中帶出來,也能把握住轉瞬即逝的時機,完成一次絕妙的反越位傳球。但鮮有人用“過人出色”或是“傳球大師”形容布斯克茨。
我反而對十多年前的一條評價印象深刻。那是2012年歐洲杯,我們約了加利西亞最佳教練安碩合作“戰術板”欄目,他當時給西班牙的兩位中場阿隆索和布斯克茨分別標記為“打手”和“警察”:因為在防守陣型中,阿隆索負責主動搶斷,而布斯克茨負責限制對方核心球員的活動。這樣的表現是沒辦法在幾秒鐘一段的配樂集錦中呈現的,“警察”這樣的標簽放在布斯克茨身上就顯得很不合理。
只能說每個教練眼中的布斯克茨都是不一樣的,而這個球員總能滿足一個教練對中場的想象和需要。比如在邁阿密國際,他被馬斯切拉諾放到更靠前,更能和梅西互動的位置,他的助攻次數就明顯多過以往。如果給他更多開火權,那他的進球數量毫無疑問將躋身同位置球員的前列。畢竟他一開始就是踢進攻前腰位置的。而在巴薩的最后幾年,偶爾防線人員短缺,布斯克茨也要客串中后衛。和馬斯切拉諾不同,看似有中后衛身材的布斯克茨在這個位置的表現并不好。
布斯克茨顯然不是全能全位置球員。相比并不鮮明的優點,他爆發力不足的缺點反而很突出。特別是在巴薩的最后幾年,球隊陣型前壓,后場大片空當,經常被對方快速反擊打穿。布斯克茨盡全力回追,看上去依然不緊不慢。而在更早的“夢三”時代,哈維和伊涅斯塔都在時,巴薩對球權的掌控力更好,三人組合優勢互補,看起來更從容。不能說是“哈白”成就了布,只能說“哈白”成就了某個時期、某種風格的布斯克茨。
現在還有人將樸素和低調當成球星的優點嗎?有的話,布斯克茨算是這方面的楷模。關于他早些年不開社媒賬號,沒有智能手機,不去夜場嗨皮,沒有紋身的事,算是人盡皆知。年輕人會問:這能說明什么問題呢?普遍意義上不說明什么,但必須承認這種性格、這種技術特點的球員越來越少了。布斯克茨告別足球,我們則在向一種風格和一個時代揮手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