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11時08分,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之巔,一場跨越十九年的傳承在凜冽寒風中完成。
19歲的長沙女孩徐卓媛在凜冽寒風中展開湘超聯賽長沙市代表隊旗幟,用凍得通紅的雙手為家鄉足球賽事送上“最高”祝福。而這一刻,早在她的名字誕生之日便已埋下伏筆——她的名字中的“卓”字,正來源于父親徐江雷十九年前登頂的這座高峰。
傳承中的攀登精神
“爸爸你十九年前給我取這個名字的時候,是不是也沒想過十九年后我也會站在這里。”徐卓媛在登頂后的朋友圈中動情地寫道。
這份特殊的情感紐帶,起源于徐卓媛血脈中流淌的攀登基因。徐卓媛出生于2006年8月21日,與卓奧友峰的海拔8201米數字接近。同時徐卓媛的名字中的“卓”字,正是來源于這座世界第六高峰。
徐卓媛剛出生時,她的父親徐江雷成功登頂卓奧友峰,為了紀念這一成就,他將“卓”字融入女兒的名字中。徐卓媛在登頂后感嘆道:“感謝卓奧友十九年前眷顧我父親,讓我有了這個名字。十九年后又讓我站在了它的肩膀上。”
當她站在峰頂,感受著父親十九年前曾感受過的風,那份跨越時空的聯結讓她深深明白,這次攀登不僅是個人夢想的實現,更是一份攀登精神的接力。從父親手中接過的,不只是“卓”這個字,更是面對險峰時永不低頭的勇氣與信念。
這份始于姓名的精神聯結,定義了她與卓奧友峰的獨特緣分,也為她后續的攀登生涯寫下了序章。她從父親那里繼承的不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座等待被重新登頂的山峰。
2023年,年僅16歲的徐卓媛就從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從南坡登頂“世界之巔”最年輕的女運動員。然而她并未止步,而是向著更廣闊的“7+2”全球高峰挑戰計劃邁進。
“7+2”被全球探險家公認為極限探險的至高榮譽,指的是攀登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并徒步滑雪抵達地球南北兩極。
這七座山峰分別是:亞洲的珠穆朗瑪峰、南美洲的阿空加瓜峰、北美洲的德納里山、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歐洲的厄爾布魯士峰、大洋洲的查亞峰以及南極洲的文森峰。
完成“7+2”意味著探險者的足跡已覆蓋地球全部經緯度的極限,是對意志力、計劃能力和冒險精神的終極考驗。截至目前,徐卓媛已先后站上非洲之巔乞力馬扎羅、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以及此次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
登頂的榮光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沖頂之路從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開始。第一天前往C1營地的途中,徐卓媛嚴重的腸胃炎突然發作。“很擔心沖頂無望,但是不甘心,”回憶時她依然能感受到當時的絕望。這個19歲的長沙女孩,憑借著湖南人“霸得蠻”的精神,硬是跪著一步一步挪上了C1營地。
每一步都是意志與身體的激烈對抗,每一聲喘息都是向極限發起的挑戰。然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沖頂日面對的是連綿不絕的雪坡,一千一百米的垂直爬升在極度缺氧的環境中,宛如沒有盡頭的天梯。
寒風如刀,稀薄的空氣讓每次呼吸都變得奢侈;積雪深及膝蓋,每邁一步都需要耗盡全身力氣。“無數次在心里罵自己,”她坦言。在那些最艱難的時刻,放棄的念頭如影隨形。但血脈中的傳承給了她力量——十九年前,父親徐江雷也曾在這條路上,經歷過同樣的掙扎。
或許是神山卓奧友的眷顧,或許是“半個母親”的憐惜,在C1營地經過一夜休整后,她的身體奇跡般恢復。“好在神山卓奧友眷顧,也不知道是不是神山知道我的名字來源,”她在朋友圈中寫道。
這座與她同名、與她的生命緊密相連的山峰,最終接納了這個堅韌的湘江女兒。這種命運的傳承也讓徐卓媛表示:“除了珠峰外,如果非要爬一座8000米以上的山,那只能是卓奧友峰。這是一座我必須要爬的山!”徐卓媛登峰的腳步,不僅丈量了山峰的高度,更延續了兩代人之間的精神傳承。
湘江女兒的家鄉情
徐卓媛的成長歷程,始終伴隨著父親的引領。她的父親徐江雷是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在徐卓媛年幼時,他就經常帶她參加戶外活動。
徐卓媛10歲時,徐江雷帶她徒步溯溪15公里,在徐卓媛10歲生日時,他帶著她穿越湘西的一處大峽谷,在長達15公里的冷水溪里蹚了十個小時。這些經歷不僅鍛煉了徐卓媛的體魄,更塑造了她堅韌不拔的性格。
2018年,徐卓媛在湖南衛視《少年說》節目中對父親喊出:“爸爸,我18歲時,也要像你一樣去攀登珠峰!” 那時徐江雷雖然內心擔憂,卻依然選擇支持女兒的夢想。他親自指導女兒進行專業訓練,徐卓媛每天需要在后背和雙腿綁上總共22公斤的沙袋,進行跑步、爬樓、深蹲等體能訓練。
2022年,徐卓媛登頂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成為這次登山團隊中年紀最小且唯一無氧登頂的成員,為挑戰珠峰打下了基礎,也因此成功獲得了攀登珠峰的資格,為后來登頂珠峰打下堅實的鋪墊。
在卓奧友峰峰頂,徐卓媛也未曾忘記家鄉的體育熱土。在登峰前,她特意攜帶了湘超聯賽的旗幟,在峰頂為湘超加油助威。對她而言,這面旗幟不僅僅是一塊布料,更是連接她與家鄉的情感紐帶。
“希望世界可以看到湖南,也希望為自己的家鄉做下貢獻。”談到這個特別舉動的初衷,徐卓媛非常真誠的說道。盡管攀登期間山區信號微弱,“不太方便看湘超的實時比賽”,但她早已規劃好回湘之后的行程。
“之后10號會去現場看球,12號還會去湘超直播間。”這份對家鄉體育事業的關注,并非一時興起,作為一個地道的長沙妹子,她始終密切關注著湖南體育的發展。
在徐卓媛看來,登山精神與湘超聯賽倡導的體育精神有著深刻的共通性。“就是湖南人說的‘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真的就是體育運動的共通性。”這句話道出了所有湖南體育人的精神底色。
以父之名走向人生曠野
帶著父親傳承的精神,徐卓媛將在12月去攀登南美的阿空加瓜峰。對于如何平衡學業與登山。她說,“盡量利用假期訓練和登山,實在耽誤了課業,之后再補回來。”盡管不易,但她對未來已有清晰規劃——她希望攻讀“運動損傷恢復”相關專業。
“我們登山對身體的損耗很大,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好。包括我父親和我,膝蓋腰還有肩肌都有不同程度損傷。”她理性地分析道,“運動員這個身份不可能長久和持續,還是比較吃青春飯。以后還要為這份熱愛的運動做什么,那么就需要轉型,換一個身份繼續存在在這個行業。”
“媽媽,人生是曠野,但是太難了。”這是徐卓媛在峰頂的吶喊,也是她想送給所有追夢年輕人的話。
在她看來,這片曠野并非一馬平川的坦途,而是遍布著海拔八千多米的險峰、難以預料的暴風雪、突如其來的腸胃炎,還有那些在極限環境下無數次想要放棄的瞬間。
然而,正是這片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曠野”,讓她得以突破自我,在父親曾經站立的地方完成跨越十九年的傳承。從父親賜予的“卓”字,到女兒在世界之巔的完美詮釋,這條傳承之路見證了兩種人生,同一種信念。
當徐卓媛繼續走向阿空加瓜峰,走向“7+2”的更廣闊天地,她帶走的不僅是父親的期許,更是經過歲月驗證的家族信念:真正的傳承,是讓下一代站在我們的肩膀上,去看見我們未曾見過的風景,去完成我們未曾想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