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11月1日,NBA常規賽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開拓者坐鎮主場迎戰丹佛掘金,憑借杰拉米·格蘭特終場前的關鍵兩罰,以109比107險勝來訪的掘金隊。
開拓者方面,多諾萬·克林根表現搶眼。這位年輕的七尺長人不斷通過高位擋拆后外切,甚至嘗試拉到三分線外投籃,以牽制約基奇的防守。盡管全場8投僅2中,但他依然搶下了全場最高的15個籃板。更令人欣喜的是,羅伯特·威廉姆斯三世傷愈歸來。這位防守悍將雖然得分不多,但他在場上的防守震懾力、高質量掩護以及前場籃板爭搶,都立竿見影地提升了開拓者的陣容強度。憑借出色的運動能力和防守覆蓋面,威廉姆斯與克林根在內線形成了理想互補。兩人合計搶下10個進攻籃板,為球隊創造了大量二次進攻機會。
進入第四節決戰階段,開拓者祭出小球陣容,對約基奇進行夾擊與繞前防守。這一策略收效顯著——掘金當家球星在本節出現3次失誤,球隊的進攻組織多次被打亂。圖馬尼·卡馬拉連續命中三分,克里斯·默里多次突破內線得分,開拓者憑借高強度防守壓迫成功追平比分。最后時刻,格蘭特造成犯規站上罰球線,冷靜命中兩罰完成反超。
賽后,阿夫迪亞在采訪中表示,小球陣容讓球隊在換防和進攻上都更具彈性,通過快速攻防轉換成功打亂了掘金的節奏。他同時強調,教練組在賽前的準備功不可沒,“盡管這些工作往往不會被外界注意到,但教練組在針對球隊和特定球員的準備非常出色,作為球員我們從中獲益良多。”
羅伯特·威廉姆斯三世也在賽后談到,小陣容、無限換防以及快速攻防轉換,仍然是球隊目前的主要比賽內容。“雖然我剛剛從傷病中恢復回到球場,但作為中鋒,我必須跟上球隊的節奏,做好掩護和籃板。當我上場時,要延續隊友的防守態度和壓迫感。”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球員楊瀚森本場比賽未能獲得任何上場時間,這是他本賽季常規賽首次未登場。從目前開拓者的戰術體系來看,球隊更傾向于快節奏進攻和小陣容多鋒線輪換的打法。隨著羅伯特·威廉姆斯三世的復出,內線競爭愈發激烈。楊瀚森需要在訓練中向克林根和威廉姆斯兩位經驗豐富的隊友學習,重點提升卡位技巧、防守判斷和戰術執行等細節。作為一名年輕球員,他還需思考在進攻手感不佳時,如何通過籃板保護、協防補位等方式為球隊做出貢獻。機會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保持耐心與專注,將是關鍵。
(文/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