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謝銳同里報道 職業棋手升段的渠道有一個漸進式過程。最早升段賽是棋手們升段的唯一通道,之后有了世界大賽成績突出者獎勵升段措施,最大的改革也是惠及絕大多數職業棋手的升段政策是2016年頒布的積分升段制。今天絕大多數棋手的升段都受益于這一項升段政策。
中國圍棋協會于2016年頒布積分升段制,自2016年1月1日起,凡中國棋手之間的段位差在兩段(含)以內的等級分對局(包括國際比賽)將計為升段責任對局。此項政策的出爐,并不意味著原有的職業升段賽的消失,而是將升段賽通過調整后與升段新制度同時存在。
過去職業棋手升段只能參加升段賽,新的積分升段制相當于將所有職業比賽都納入升段之列,將職業棋手升段機會擴大至所有正式比賽。正是這個新政的實施,中國圍棋界產生了連笑、許嘉陽、李維清、丁浩、楊楷文等12名九段,加上憑借1次世界冠軍和2次世界亞軍獎勵升九段的棋手,十年間共產生20位九段。如果沒有積分升段制,那這十年就會少了9個九段。
本年度升段賽已是第九次在同里古鎮舉行,落地次數僅次于天元戰。后者2000年冠名“同里杯”以來,已是連續25年在同里舉辦比賽。根據往常經驗,升段賽共分為初段、二段、三段、四段以上共四個組別。為了凸顯升段賽的升段優勢,每個組別前12名都有升段積分獎勵,第一名獎勵180分升段積分,第二名獎勵120分,第三名獎勵90分,第四至第六名獎勵60分,第七至第十二名獎勵30分。升段積分獎勵統一以比賽結束第二天兌現。
不過,按照傳統進行的分組現在遇到了新問題。之前因為鮮有五段以上的高段棋手參加升段賽,所以四段以上被分為一個組,但本次升段賽卻打破了既有傳統,共有11名七段以上的棋手前來參賽,加上17位六段,六段以上的棋手共有28位之多。
初段至三段都是一個段位一個組,但四段以上分為一個組,就帶來了一些“贏了白贏”、“輸了白輸”的對局,因為根據升段積分必須是段位差在兩段(含)以內的對局才有效,四段對應的是二段和六段,五段對應的是三段和七段,而八段對應的則是六段以上。
現在四段以上一個組,就出現了第二輪李昊潼八段VS于佳步四段、王春暉八段VS李東方四段、許一笛七段VS李星彤四段、呂立言七段VS丁明君四段、薛冠華八段VS張歆宇五段等數盤“無效段位積分”對局,既然是升段賽,那么每盤棋都應該與升段息息相關才更合乎情理,否則,就會出現“速戰速決”棋局,比賽開始不久,對局即已匆匆結束。倘若每盤棋都事關升段積分,對局者的慎重程度勢必會有所不同。
因此,四段以上組有必要再拆分出一個組,比如六段至八段一個組之類,如果組別過多會增加編排難度,可以考慮將低段組予以合并,目的是讓每盤棋都能產生升段積分,盡量確保每盤棋在升段賽中都有其不可忽略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