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晾了貝林厄姆一個月,圖赫爾把他召回英格蘭隊。兩場已成練兵性質的走過場世預賽,第一場圖赫爾沒讓貝林進入主力陣容,第二場做客阿爾巴尼亞大輪換,貝林總算首發了。這并不象征著貝林厄姆自此可以重回首選陣容。而2比0贏球后又鬧出“貝林厄姆被替換下場時耍態度”的輿論,他與圖赫爾的關系恐怕也很難出現明顯好轉。

貝林厄姆在10號位的一大競爭對手是他的“發小”摩根·羅杰斯。圖赫爾把自己對阿斯頓維拉中場的欣賞講得很清楚,“羅杰斯配得上首發,但由于他在俱樂部比賽很多,上輪對塞爾維亞也首發,所以我們安排他休息了。他不喜歡這個決定,他也不該得到打替補的待遇。”
貝林厄姆第84分鐘下場前,凱恩剛剛將比分擴大為2比0。還沒等重新開球就將貝林換下的,正是好友羅杰斯。英媒描述說,貝林厄姆是在隨隊友慶祝完凱恩的進球,轉身發現自己即將被換下時,以“搖頭、擺手”的動作表達了不滿。而僅從轉播畫面捕捉到的部分來看,貝林至少在下場過程中并無激烈反應,沒有明顯不悅的肢體語言,他與羅杰斯正常擊掌,并與圖赫爾握了手。而回到替補席后,貝林呈現出“癱坐”的姿態,對此解讀為“不高興”,或許倒也不是不可以。




賽后面對媒體有關貝林不開心的提問,一直對貝林頗有微詞的圖赫爾非常配合,“我看到了他不高興。我得復盤下這個事。某種程度上,貝林這樣爭強好勝的球員,永遠不會喜歡被換下。但我還是說,我們必須樹立標準,隊友相互間要尊重。如果有人已在場外等待,我們不會因為有人擺手就改變換人決定。我不想多說,但我還是那句話,‘行為舉止至關重要’,必須尊重換上場的隊友。球員必須接受(有關人員安排的)決定。他的朋友等在場邊,他必須接受。貝林當時有牌在身,我們在第2個進球前就做出了換下他的決定。決定(在進球后)沒有更改。”
英媒還挑事,說貝林沒有參與凱恩進球的慶祝。圖赫爾繼續配合,“這真是個壞印象。首先,這只是你的印象,但這是個壞印象。我們的集體才重要。我要復盤這個事。我當時很為進球高興,然后馬上跟羅杰斯交流了一下。我當時相信所有人都會慶祝。我會再看看。(如果他沒慶祝)這不是我們想展現出來的面貌。”
其實,所謂貝林沒慶祝,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直播畫面沒有拍攝到全程,但可以看到,凱恩進球后,貝林首先走向了助攻者拉什福德那邊,有現場記者表示,他去祝賀了拉什福德那腳漂亮的傳中。隨后,直播畫面也捕捉到了貝林較遲來到凱恩身前,并與三獅隊長擊掌的畫面。貝林的確沒有顯得十分激動,但他也算見過大世面的人,如果他沒有因為凱恩在一場“友誼賽”鎖定勝局而樂開花,似乎不必成為太大罪過。至少,不少英媒還是做出澄清:不能說貝林沒慶祝。
幾個月以來,圖赫爾對貝林厄姆最大的不滿并非技戰術層面,而就是他對待隊友的方式。德國教頭認為,貝林的一些抱怨、擺手、瞪眼睛,會讓隊友過于緊張,不利于團結也不利于表現。而本場發生的故事,稍加演繹便再次完美印證了圖赫爾的這種印象。
從表現來說,貝林本場傳球成功率88%,有過2次關鍵傳球,3次嘗試過人2次成功。他在快反中引球推進,與凱恩撞墻配合后給鮑恩創造過得分機會,后來還以妙傳送給埃澤近距離射門的機會。總體來看,貝林踢了場不錯的比賽。
不過,圖赫爾真的很喜歡抓住一切直接或間接敲打貝林厄姆的機會。中場休息時,貝林就在都靈中場阿斯拉尼的請求下與之交換了球衣。對此,圖赫爾說道:“現在這還真的成了個事。我不太喜歡。我有點老派,我永遠不想在中場休息時就給對手留下我想要他的球衣的印象。不過,我們可能必須接受新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