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壇亞洲論壇
世界杯預選賽激戰正酣,明天,亞洲區的最后一場比賽即將打響,伊拉克將在巴士拉主場迎戰阿聯酋,勝者將進軍明年的全球跨洲附加賽,和其他大洲的代表爭奪最后的名額。

第一回合,坐鎮主場的阿聯酋與伊拉克雙方1:1踢平
本屆世界杯,阿拉伯國家已經有沙特,卡塔爾,約旦三支球隊晉級,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三支西亞阿拉伯國家參加世界杯。如果伊拉克或阿聯酋能夠在明年的洲際附加賽中出線,明年世界杯,西亞阿拉伯國家將占據亞洲軍團的半壁江山。
同時,卡塔爾和沙特也是2022年世界杯與2034年世界杯的主辦國。阿拉伯地區這幾年也是世界足球的新熱點。
在海灣各國中,作為早期亞洲足球的霸主,1982年世界杯的參賽隊,科威特和國足軌跡類似,近年來成績不振,本次18強賽和伊拉克分在一組的科威特表現平平,一場不勝,在小組中墊底。
但和我國一樣,盡管暫時處于低谷中,科威特在世界足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最新著作中,亞洲金球獎評委科威特馬爾祖克出版了新書《獨立前的科威特體育》,由科威特研究與研究中心發行。該書將于 2025 年 11 月 19 日至 29 日舉行的科威特國際書展上亮相。
2004年中國亞洲杯,馬爾祖克作為亞足聯的新聞官擔任了北京賽區的工作。

作者在研究的開篇,追溯阿拉伯半島現代體育的起源,并呈現一份此前從未發表過的英國珍稀文獻。該文獻證明,目前所知阿拉伯半島關于“足球”的最早記載可追溯至 1897 年的亞丁。這一發現基于一份由亞丁醫院負責人、高級軍醫 T. F. McNeece于 1897 年 4 月 12 日簽署的報告,其中寫道:“體操課有益健康,士兵們正在進行板球、足球等運動,并使用體操房進行各種游戲。”

不知道中國足協是否有類似的研究?雖然我國足球水平暫時低迷,但追溯歷史,中國足球仍然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可挖掘。
